6D打印問世:機器人與3D打印完美結合
在去年7月份舉辦的“數(shù)字未來”暑期設計工作營上,由同濟大學學生創(chuàng)建的六軸機器人與3D打印機結合的打印裝置成為一大亮點,旨在清除設計與制造之間的屏障,以便建筑師能快速、準確地實現(xiàn)他們的設計。研究團隊稱其為6D打印,其中6D則指的是KUKA機器人的六個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69482.htm
我們說,傳統(tǒng)的3D打印方式是依照水平切片打印,然后疊合形成整體模型,此過程只能反映出模型的成型狀態(tài),而不能反映結構的自然生長與結構邏輯。該項目則是從仿生學的角度出發(fā),模仿蜘蛛吐絲織網(wǎng)原理,即由一點開始,沿著結構路徑生長出復雜空間的自然建構邏輯。
與此同時,研究團隊還對傳統(tǒng)的打印設備進行了優(yōu)化,利用KUKA機器臂作為打印頭,可在空間中沿不同路徑打印曲線。其中,打印工具頭采用了靈活可變的機械設計,共4個打印噴頭,其中3個噴頭可以有規(guī)律地一張一合,從而改變打印過程中線材定型時的截面形狀,形成與蛛絲類似的具有結構強度的線材。
那么,6D打印裝置如何工作呢?其主要由kuka機器人以及3D打印噴頭構成,在六軸機器人按模型中的路徑移動的同時,3D打印噴頭進行打印,最終形成空間曲面。位于機器手臂末端的工具頭,包含4個打印噴頭,其中3個為活動噴頭,由附加的電路以及機械裝置控制,可在兩個狀態(tài)間隙擺動,沿著打印路徑,固定的噴頭可以完全擬合模型曲線,3個活動噴頭則可以一張一合,形成特殊的截面形狀打印擺動曲線,增強模型的結構強度。
打印前,要將機器人、工作頭以及錨固平面處于精確的校準位置,而最外層的鋁型材框架正好保證了這一點, 令整套裝置更加具有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
整套3D打印系統(tǒng)由獨立的電路控制,包含供應裝置、擠壓運送裝置、加熱裝置、速度/溫度控制裝置以及操作面板。此外,由于打印頭工作時會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為使打印線材即時凝固,裝置還設計了冷卻系統(tǒng),用空氣壓縮機將氣流持續(xù)大量的吹向打印噴頭前端,使受熱融化的ABS線材冷卻定型。
KUKA六軸機器人承載3D打印噴頭,可根據(jù)模型結構按照合理的路徑進行3D打印,KUKA的運動則由線下編程完成,從而令空間6D打印與通用建模軟件完美對接。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6D打印裝置的打印噴頭。介于特殊路徑的3D打印對耗材結構性要求頗高,機器臂前端的3D打印噴頭經(jīng)過了特殊處理,即3個活動噴頭和1個固定噴頭,可打印類似蛛絲的微觀結構,打印成型的材料也可即時定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