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Turbo編碼連續(xù)相位調制
2 仿真性能
為評估串行Turbo編碼CPM系統(tǒng)的誤碼率性能,文中做了以下仿真。分別測試串行Turbo編碼CPM、并行Turbo編碼CPM及卷積編碼CPM。其中,并行Turbo編碼CPM方案由于難以采用相干方法提取比特軟信息,因此采用差分方法提取,此方法會導致噪聲的影響加倍,信噪比下降約3 dB。在仿真中,Turbo碼的總碼率為1/2,交織塊大小為1 024,譯碼算法為Max—Log—MAP,迭代次數(shù)為6次。串行Turbo碼的外碼選用碼型為[7,5]的卷積碼,并行Turbo碼的分量碼均為[7,5]的系統(tǒng)卷積碼,校驗比特均勻刪余。卷積編碼CPM方案采用[13,4]的卷積碼,采用維特比譯碼,譯碼深度為40符號。CPM調制用調制指數(shù)h為0.5的全響應二進制CPM。并設定仿真是在如下條件下進行:
(1)系統(tǒng)的載波同步、相位同步已準確地建立,采樣點準確、無采樣偏差。
(2)仿真信道為AWCN信道。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85865.htm
上述幾種方案在AWGN信道上的仿真性能如圖5所示,串行Turbo編碼CPM的誤碼率性能,比并行Turbo編碼CPM差分解調低3 dB,且不存在并行Turbo編碼類似的錯誤平層。在1e-6低于卷積編碼CPM約2.5 dB。
3 結束語
串行Turbo編碼CPM能夠降低CPM的解調門限,與卷積編碼CPM相比,編碼增益更大;與并行Turbo編碼CPM相比,結構更加簡單,軟信息提取容易,運算量更少,且不存在錯誤平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