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于工業(yè)牽引的軟穿通IGBT技術的大功率模塊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77944.htm隨著軟穿通igbt技術的引入,產(chǎn)生了igbt設計上和特性上的新標準,特別適用于中等功率的市場。將傳統(tǒng)的npt(非穿通型)igbt的高強度和低損耗兩個特點相結合,已經(jīng)使spt-igbt成為1200v-1700v電壓范圍的標準產(chǎn)品。為了充分利用spt-igbt這一技術特性,1200v-1700vlopak模塊的范圍擴展至額定電流75a-300a。
現(xiàn)在,因為額定電流為2400a的新一代大功率工業(yè)標準模塊的封裝尺寸增加了140×130(e1),140×190(e2),1700v-sptigbt的封裝類型得到了擴展,圖1為新型號1700v-spt igbt的e2標準封裝。基于高可靠性應用的經(jīng)驗,設計出了適用于工業(yè)牽引應用的新的封裝類型。
與已經(jīng)應用的1700v標準模塊相比,主要損耗減少了大約20%。除了極低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損耗外,1700v-sptigbt表現(xiàn)為明顯的正溫度系數(shù)。這一特點適用于并聯(lián)工作狀態(tài),尤其適合如e1/e2類型這樣的大電流模塊。盡管sptigbt的損耗較低,但它的短路電流和開關強度均較大,而且,獨特的軟穿通結構的電磁干擾很小。spt技術發(fā)展的同時,新的軟快速恢復二極管也被開發(fā)用于輔助spt的特性。新的二極管在任意條件工作時,表現(xiàn)出軟恢復和極耐用的的特性。因為并聯(lián)使用,二極管也要求正的溫度系數(shù)。
2 1700v的芯片組技術
如圖2所示,文獻[1,2]中證明,標準的平面工藝與軟穿通概念的結合可得到性能更好的igbt,它比npt結構的損耗更低,約小20%。spt技術的通態(tài)損耗與使用溝道工藝的相同額定電流元件的通態(tài)損耗相似。因為工藝技術很成熟,為使單位面積上的成本更低,選用了平面設計。與平面單元的概念相結合,可以使得熱阻更小,耐用性更強。
spt的含義是在igbt的陽極一邊有一個低摻雜的緩沖層。在額定直流電壓下,空間電荷區(qū)并沒有延伸到這一緩沖區(qū)。然而,在更高的電壓下,spt緩沖區(qū)使電流在關斷時更平滑。因此,盡管基區(qū)減薄了30%,spt-igbt的動態(tài)電特性仍與基區(qū)更厚的npt-igbt相仿。這種方法當芯片在大電流模塊如e1和e2類型時更重要,因為這時電壓過沖的峰值在igbt關斷時可以達到其臨界值,將引起大的震蕩,提高電磁干擾等級。另外,相對于改變門極電阻,優(yōu)化了spt-igbt的輸入電容,可更好的控制開通di/dt。igbt可以得到一個更快的電壓延遲,進一步減少了igbt的開通損耗。
另外,1700v快速和軟恢復二極管的發(fā)展也增加了1700vspt-igbt的優(yōu)勢。二極管采用了最新的設計技術和控制壽命的方法,其動態(tài)、靜態(tài)的損耗更小,且具有軟恢復特性和更小的電磁干擾。而且,igbt和二極管在開通時均為正溫度系數(shù),保證在大電流模塊工作時,并聯(lián)的硅芯片的電流實現(xiàn)均衡。
隨著1700vspt-igbt的引入,使用一簡易的測試裝置,對1700v的芯片組進行了可靠性測試,測試與封裝形式無關,因此可代表許多類型的模塊。通過測試裝置,從芯片的觀點看,成功地完成了三種相關的可靠性測試(htrb、htgb和thb)高溫反向偏壓和溫度濕度測試。并且,為了減少igbt和二極管由于宇宙射線引起的失效率,優(yōu)化了元件的設計。測試表明,在25℃,900v直流回路電壓條件下,每個芯片可接受的失效率為1%。
3 1700v-spt igbte1 e2模塊產(chǎn)品
1700ve1/e2模塊產(chǎn)品類型完全利用了1700vspt-igbt和二極管芯片組的特性。在不同的電流值下,可以提供一定范圍的標準配置。1700vspt-igbte1/e2模塊使得單個開關igbt拓撲結構的額定電流從1200a提升到2400a。
最新開發(fā)的模塊使用最新的alsic作基板和aln作基片,提高了功率循環(huán)負荷能力,與spt igbt芯片相結合,可降低總熱阻。
為了提高電特性,降低電磁干擾,我們進行了精心設計,優(yōu)化了硅芯片和襯底的內部連線和布局,使得發(fā)生在芯片間的振蕩最小。這種振蕩也會因模塊的內部電流不匹配而產(chǎn)生。
4 1700v/2400ae2模塊的電特性
通過使用igbt和二極管芯片組,我們對1700v/2400a的spt-igbte2模塊進行了測試,證實其具有良好的電特性。模塊分別在開通、關斷和短路條件下進行了靜態(tài)和動態(tài)和安全工作區(qū)(soa)測試。
?。?) 靜態(tài)特性
圖3顯示了1700v/2400a e2模塊在不同的門極電壓下的輸出特性。
因為使用了薄基區(qū)結構,而且還優(yōu)化了芯片單元的設計,1700vspt-igbt與傳統(tǒng)的npt結構相比,通態(tài)損耗減少了20%。圖4顯示了1700v/2400a spt-igbte2模塊,在芯片時的通態(tài)特性。圖4(a)中,1700v/2400ae2模塊在額定電流下,25℃時的通態(tài)電壓為2.3v,125℃時通態(tài)電壓為2.6v。
曲線也表明,在電流較小時,溫度系數(shù)仍為正值,可防止元件并聯(lián)工作時,因為熱不穩(wěn)定而引起的電流不匹配。二極管在25℃時,通態(tài)電壓較低,為1.9v,125℃時為1.95v,其溫度系數(shù)也是正的,與模塊內的igbt正好相匹配。
為了確保在低溫下,如40℃時,所需的1700v電壓的spt-igbt和二極管,有足夠的電壓余量,其阻斷電壓均應選為1850v。
(2) 開關特性
?。╝) spt-igbt
?。╞) 二極管在 25℃和125℃條件下
圖5和圖6分別為1700v/2400a的e2模塊在關斷和開通時的開關特性。實驗的條件是:在額定電流下,直流母線電壓為900v。我們看到,在1700v
spt-igbt的開關瞬間的關斷電流很平滑。由于基區(qū)減薄,又有spt緩沖層,尾電流的曲線很短。因此在125℃和額定條件下,eoff關斷損耗只有大約1焦耳。這一損耗值與相同條件的npt-igbt相比少了20%。另外,拖尾電流很短,使得開關速率提高,同時也降低了電壓過沖和電磁干擾。圖b為開通時的開關波形。因為使用了優(yōu)化設計的二極管,igbt的開通損耗也大大地降低,反向恢復二極管的波形曲線如圖7所示。
(3) 安全工作區(qū)(soa)的特性
1700v/2400ae2模塊有很好的耐用性,在igbt關斷(rbsoa)和短路條件時(scsoa),有一很寬的安全工作區(qū)。圖8為1700v/2400ae2模塊在關斷rbsoa時的開關特性。元件上加了2倍的額定電流4800a,溫度125℃,直流電壓1300v。在大功率模塊,例如e1、e2中,大量的igbt芯片并聯(lián)使用。電流上升率di/dt也因并聯(lián)的igbt個數(shù)而成倍的增加。如此大的di/dt值和雜散電感可以引起很高的過壓。模塊在高的直流電壓和大電流下工作,如果沒有采取特殊的手段,那么關斷過壓有可能超過igbt額定的電壓。
為了額外的過壓加在igbt上,我們通常在rbsoa測試中使用有源箝位。圖9為有源箝位的原理圖。使用抑制二極管來鉗制過壓。如果igbt的關斷過壓超過了抑制二極管的齊納擊穿電壓,igbt的門極電壓將被抬升。因此,集電極電流上升的斜率更緩,限制了過壓。當igbt開通時,為避免門極電流流入集電極,我們使用了肖特基二極管。另外,我們推薦使用一個電阻來減少抑制二極管的電流。為保護igbt的門極不受過壓的影響,采用了一雙向抑制二極管。在rbsoa試驗裝置中,我們使用1450v水平的箝位電壓來抑制二極管。因為動態(tài)效應,關斷過壓通常要比抑制二極管的齊納電壓高很多。為了使有源箝位的反應速度更快,還可以將一附加的電容并聯(lián)在抑制二極管上。這一電容也可以抑制igbt開通和關斷時的dv/dt。不過,在試驗電路中,我們沒有選用電容。
圖10和11顯示了溫度分別為25℃和125℃時,1700v/2400ae2模塊的二極管反向恢復特性曲線。電流為2倍額定電流4800a,直流電壓為1300v。1700v二極管的動態(tài)特性確保了它在各種條件下,尤其是在低溫和小電流時,具有軟恢復、高耐用性和高可靠性的特點。
在不同的集電極電流ic下,spt-igbt的關斷和開通損耗、二極管開通時的反向恢復電荷、電流和能耗曲線如圖12和圖13所示。
圖14顯示了在25℃和125℃時,1700v/2400a spt-igbte2模塊在短路時軟關斷情況下的波形,直流電壓為1300v,短路時間為10μs。電流波形圖顯示,對于2400v模塊,在25℃時,最大的短路電流為13×103a;在125℃時,最大的短路電流為11.5×103 a。
5 結論
本文討論了利用spt-igbt和二極管芯片組構成的新的1700v spt-igbt e1/e2的模塊產(chǎn)品類型。1700vspt-igbt和二極管芯片技術提供了高強度、低功耗和具有良好電磁兼容的開關特性。1700v/2400a spt-igbte2模塊的實驗結果,證明了其具有優(yōu)良的電特性。應用spt芯片技術的abbe1/e2工業(yè)標準模塊,將給用戶提供特性更好、封裝更可靠的元件,用來滿足牽引等其它工業(yè)應用的需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