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式觸控電路設計的七個步驟
2. 決定感應電極的尺寸
a. 依照機構設計的面板厚度決定感應電極的最小尺寸,面板厚度1mm時感應電極最小3mm直徑的圓,面板厚度7mm時感應電極最小10mm直徑的圓,在機構及電路板空間的允許下盡量將感應電極加大。
b.感應電極最小不可以小於1/3個手指的面積。
c.注意感應電極附近是否有金屬螺絲或鐵板等大型金屬物,如果有,必須將金屬物接地,并再加大感應電極的面積,以避免靈敏度降低。
d.如果在感應電極中開孔加裝LED,必須加大感應電極以彌補開孔所損失的面積,所以增加的感應電極面積至少必須相等於開孔的面積。
e. 感應電極可以是任何形狀,但是盡可能采用圓形或方形,如果必須利用所有的空間來增加感應電極的面積,盡量避免將感應電極設計成狹長的形狀。
3. 感應電路板電路設計及布線
a.電路設計以IC規(guī)格書內的范例電路為基礎即可。
b.必須利用穩(wěn)壓IC(VOLTAGE REGULATOR)來確保QUANTUM IC的電源是乾凈沒有雜訊的。
c. 感應電極附屬的電阻與電容要盡量靠近IC,如果是雙面板或是多層板,在電阻與電容的下方盡量避免通過高頻線路,鋪設地線,或是比較寬的線路。
d.如果是單層板,感應電極附近不要有高頻線路,其他線路也盡量遠離感應電極及其連線。如果選用的IC有AKS功能,請盡量采用此功能以減少鄰近的感應電極互相干擾。
e.如果沒有開啟AKS功能,在感應電極及其連線之間加一條地線,也可以減少鄰近的感應電極之間的互相干擾,地線必須放置在鄰近的兩個感應電極的中央,線寬不要超過兩個感應電極間距的1/5,或是用地線將感應電極及其連線圍繞隔開,但是原則上圍繞的地線離的越遠越好。
f. 從感應電極的附屬零件到感應電極的之間的線路以最小線寬來鋪設即可,感應電極的連線與其他線路至少間距線寬的5倍以上,感應電極的連線與另一個感應電極的連線之間的距離則是越遠越好,最近距離為線寬的2倍以上。
g.如果無法達到連線之間的間距,最好在線與線之間用一條地線作隔離,用最小的線寬來鋪設地線即可,線距采用一般安全間距。
h.從感應電極的附屬零件到感應電極連線最長不要超過30cm,感應電極的的線路可以經過感應電極的下方,避免圍繞在其他感應電極的周邊。
i. 感應電極連線的下方盡量避免通過高頻線路,鋪設地線,或是比較寬的線路,如果難以避免,盡量以交錯通過,其他線路盡量不要與感應電極連線平行。
j.如果確實需要減少來自感應電極下方的干擾而需要鋪設地線的話,不要鋪設整片實體的地線,用網格狀鋪銅,網格1.27mm以上,格線用最小。
k. 人體的自然電容量約5pF~30pF之間,布線的最終原則就是不要超過人體自然電容量的最小值5pF。
4.測試電路板
a. 這個階段主要是測試電路板的布線是否正確,感應動作是否正常。
b.在此階段只需要大概的調整靈敏度,不需要精確調整,因為當電路板裝入機殼之後會再變化。
c.測試時必須特別注意電路板的放置,測試電路板不可以直接放在桌面上,也不可以在測試按壓時有晃動的現象,理想的測試環(huán)境是黏貼上面板或與面板相同厚度及材料的替代面板,再加上橡膠腳墊架高電路板,同時可以穩(wěn)固電路板。
電容的相關文章:電容屏和電阻屏的區(qū)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