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梅西「毫米級」越位都能識別,阿根廷哭了,黑科技贏了
離了個譜,奪冠熱門阿根廷竟一比二輸給沙特。
今年世界杯首個大冷門竟來得如此之快,想必昨晚不少球迷都在黯然神傷。
但回過頭看,可能即便是路人都覺得這次阿根廷有點“冤”。
上半場四個進球,三個被判越位無效。整場比賽累計7次越位判罰,超過了上屆俄羅斯世界杯任何一支球隊在整屆賽事的總和。
這一波屬實要把運動員和球迷心態(tài)搞崩。
連“小白”冰冰都說,這場絕對是一場越位球?qū)W習指南。
而且更具爭議的是,其中不乏多次上演「毫米級越位」。要擱以前,這絕對只是一場精彩的進球。
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以VAR為首的世界杯黑科技了。連解說詹俊也調(diào)侃說:VAR不解人情。
趁此機會就來盤一盤「毫米級越位」到底是如何識別的?
如何識別「毫米級越位」?首先淺科普一下什么叫越位。
簡言之,隊友傳球瞬間,你比球和倒數(shù)第二位對方球員更靠近對方底線(通常只剩下對方門將),這時候你就處于越位位置。
△圖源:Wikipedia,最左藍前鋒處于越位位置
以往通常兩位在場邊的助理裁判,或者視頻回放的方式來判斷,現(xiàn)在就新增了一系列黑科技。
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足球AI RIHLA、半自動越位技術SAOT、視頻助理裁判VAR。嚴格意義上講,主要是后兩者。
半自動越位技術SAOT由兩部分構(gòu)成,一是足球內(nèi)設傳感器,二是場內(nèi)攝像頭。
足球的球中心安裝了一個慣性測量傳感器IMU,可以每秒500次的速率向操作室傳輸數(shù)據(jù),以此來實時精確地檢測到足球位置。
△圖源:FIFA,下同
與此同時,球場上還安裝了12個跟蹤攝像頭,一方面檢測足球位置,另一方面還可以追蹤每名球員身上的29個點,以此計算球員位置,每秒50次傳輸數(shù)據(jù)。
每當有越位球員接觸到球時,利用AI結(jié)合肢體和球數(shù)據(jù),SOAT就會向視頻操作室(VOR)發(fā)出警報,然后供主裁判判斷。
做出決定后,VAR組快速生成與越位判罰直接相關的3D動畫,完整顯示球員四肢在比賽中的位置和越位情況。
據(jù)消息,也正因為這項技術,可將越位判罰的平均耗時從70秒減少到25秒鐘。
VAR對于熟悉足球的讀者并不陌生,早在上屆世界杯中就已經(jīng)使用,但這一次可以說是場外的大明星了。
VAR組是被關在一個小黑屋里,由一位視頻助理裁判(VAR,綠衫最右)和三名助理(剩下綠衫)組成。
他們可以訪問場內(nèi)安放的42個攝像機(其中8個是超慢動作,4個是更慢動作的回放),以及半自動越位技術傳遞的攝像機信號。
整場比賽,他們的工作是不斷檢查這四項工作:
進球和導致進球的犯規(guī);
處罰決定和導致處罰的違法行為;
直接紅牌事件(不是第二張黃牌/警告)
錯誤的身份。
只有在出現(xiàn)明顯失誤或者嚴重漏判的情況下才會與裁判溝通。
不過正如冰冰所說:一切以裁判為準。
比如阿根廷對陣沙特之后,在丹麥隊對陣突尼斯的比賽中疑似出現(xiàn)手球,VAR做出提醒,但裁判決定不做判罰。
不過即便如此,這一整套裁判技術也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知乎相關話題都有上百萬瀏覽。
有人認為,公平性的提升只會提高體育的水平。
還有人吐槽說,可以倒是可以,但有明顯的越位能不能先舉旗。
對此,你怎么看呢?
*博客內(nèi)容為網(wǎng)友個人發(fā)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