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s on arm 文章 進入works on arm技術社區(qū)
一種光學指紋識別系統(tǒng)的設計方案
- 0 引言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應用面日益拓展,不少場合需要對特定用戶群體進行身份識別或身份記錄,如門禁系統(tǒng)、考勤系統(tǒng)、安全認證系統(tǒng)等,在各種系統(tǒng)中運用的技術形式多樣,如視網膜識別、面相識別、指紋識別、RFID 射頻識別應用等。其中,生物特征識別方式以其方便性強、安全性高等特點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接受,特別是指紋識別技術方式,現已發(fā)展成為應用最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因此,研究基于嵌入式架構的指紋識別系統(tǒng)具有現實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1 系統(tǒng)整體結構 系統(tǒng)采用光學指紋傳感器(內建格科微電子有限公司的
- 關鍵字: ARM GC0307
基于ARM9的觸摸屏交互功能模塊設計
- 本文以ARM920T內核的S3C2410芯片GX開發(fā)板為硬件平臺,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統(tǒng),設計了嵌入式系統(tǒng)觸摸屏交互功能模塊。并對有關技術問題做了分析與討論。 1引言 嵌入式系統(tǒng)拉近了人與計算機的距離,形成一個人機和諧的工作與生活環(huán)境。從某一個角度來看,觸摸屏作為嵌入式計算機系統(tǒng)中一體化的輸入輸出設備,在制造工業(yè)、過程控制、通訊、儀器、儀表、汽車、船舶、航空、航天、軍事裝備、消費類產品等方面均得到廣泛應用,影響到人類工作與生活的各個領域并極具應用前景,它與嵌入式系統(tǒng)的交互功能的程
- 關鍵字: ARM 觸摸屏
基于ARM的車輛檢測控制單元設計
- 由于交通需求的不斷增加,有越來越多的環(huán)形感應線圈檢測器用于交通檢測。這些埋設在道路表面下的線圈可以檢測到車輛通過時的電磁變化進而精確地算出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是交通統(tǒng)計和交通規(guī)劃的基本數據,通過這些檢測結果可以用來計算占用率(表征交通密度),在使用雙線圈模式時還可以提供速度、車輛行駛方向、車型分類等數據,這些數據對于交通管理和統(tǒng)計是極為重要的。通常高速公路車輛檢測系統(tǒng)由多通道環(huán)形檢測單元LD4和控制單元CCU組成,本文采用PHILIPS公司最新推出的arm7內核微處理器LPC2114設計實現了車輛檢測系
- 關鍵字: ARM 檢測
一款基于ARM的網絡攝像機的設計與實現
- 1 系統(tǒng)的結構 整個系統(tǒng)由AT91RM9200處理器、CMOS傳感器、音頻采集系統(tǒng)、以太網供電系統(tǒng)和以太網數據通信等幾部分組成。首先,通過CMOS傳感器鏡頭采集圖像,同時還可以進行音頻采集,經過AT91RM9200處理器處理,整個過程通過網絡進行數據傳輸,通過網絡進行供電,從而實現以太網供電的網絡攝像機系統(tǒng)功能。 2 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 2.1 AT91RM9200相關設計 AT91RM9200嵌入ARM920T ARM Thumb處理器核,工作于180 MHz時,性能高達200 MIPS,存儲器管理
- 關鍵字: ARM 網絡攝像機
基于ARM的新一代汽車射頻識別防盜系統(tǒng)設計
- 本文介紹了新一代基于射頻技術的汽車防盜系統(tǒng)結構,提出了一種以ARM微處理器為核心的汽車射頻識別防盜系統(tǒng)的設計方案,方案中給出了此汽車射頻識別防盜系統(tǒng)的硬件及局部構件的電路圖,在硬件平臺上移植了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ǒng),并編寫了系統(tǒng)的驅動及應用軟件,搭建了實驗室模擬仿真平臺,在此平臺上測試運行結果表明系統(tǒng)良好的防盜功能,從而證實了本方案的具有實用性的價值。 1.引言 隨著RFID科技的發(fā)展,汽車防盜裝置日趨嚴密、完善和使用方便,汽車防盜的發(fā)展方向則向智能程度更高的芯片式和網絡式發(fā)展?;谏漕l識別技術的汽車防盜
- 關鍵字: ARM 射頻識別
works on 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works on arm!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works on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works on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works on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works on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