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州儀器 (TI) 與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Xinwei) 聯合宣布推出信威新一代 McWiLL/SCDMA 宏基站,從而使數百萬中國家庭能夠以超高速接收語音與數據通信服務,同時還有助于中國服務供應商降低部署成本。通過充分利用 TI 功能強大的 3GHz 多核 DSP、優(yōu)化的軟件模擬信號鏈組件,信威不僅能在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召開前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緊張的部署工作,還能為 TD-LTE 等超 3G技術提供移植路徑。
ABI Research 公司的分析師 Serene Fong
關鍵字:
TI 信威 McWiLL/SCDMA 宏基站 無線寬帶 DSP MCU
OLED全稱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機發(fā)光二極管顯示器,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fā)光材料在電流驅動下而達到發(fā)光并實現顯示的技術。OLED與LCD相比有許多優(yōu)勢:超輕、超薄(厚度可小于1 mm)、亮度高、可視角度大(可達170°)、由像素本身發(fā)光而不需要背光源,功耗低、響應速度快(約為LCD速度的1 000倍)、清晰度高、發(fā)熱量低、抗震性能優(yōu)異、制造成本低、可彎曲。所以OLED更能夠展示完美的視頻,再加上耗電量小,可作為移動電話、數碼電視等產品的顯示屏,被業(yè)界
關鍵字:
OLED LCD MCU SSD1303
1 引言
光柵數顯系統主要用于普通機床,可直接顯示機床加工的長度值,有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光柵數顯系統大多采用國外集成電路實現,研發(fā)成本高,且不便于操作人員使用。針對這種狀況,研發(fā)了基于MCU+CPLD的新型光柵數顯系統。該系統具有計數精度高、成本低、操作方便以及升級快等特點,能夠處理高達5 MHz/s的正交脈沖,并在掉電時有效存儲當前長度值,其數碼管可顯示關鍵的長度值,點陣式液晶屏還可顯示相關的提示信息。
2 系統工作原理
利用CPLD實現正交脈沖處理邏輯電路,
關鍵字:
MCU CPLD 光柵數顯 正交脈沖
1 引 言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嵌入式產品以其自然的人機交互界面和豐富的多媒體處理能力迅速得以推廣,并取得了巨大成功[1]。目前,在多媒體音頻領域中,MP3播放器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但現有的MP3播放器驅動能力非常有限,只適合個人使用,不能滿足大型公共場所在不同區(qū)域播放不同背景音樂的多通道播放需要?;谝陨戏治?,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S3C44B0X芯片的μClinux環(huán)境下的多通道專業(yè)MP3播放器。
2 系統功能分析與結構設計
多通道專業(yè)MP3播放
關鍵字:
嵌入式 ARM MP3播放器 多媒體
移動互聯網造就的商機實在太誘人了!作為上游廠商,英特爾志在必得,威盛視此為翻身一戰(zhàn);NVIDIA則選擇借GPU之勢,延ARM路徑突進。x86陣營內部的競爭、傳統ARM陣營與x86陣營之間的對抗,會撼動半導體的產業(yè)格局嗎?
一場圍繞移動互聯網設備的半導體廠商之間的競逐不可避免地上演了,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勢。本月初在中國臺北舉行的Computax展會就充當了這樣的競秀舞臺:英特爾高調發(fā)布“凌動(Atom)”處理器,NVIDIA與ARM則聯合推出Tegra處理器,而就在一周之前,
關鍵字:
半導體 移動互聯網 NVIDIA GPU ARM 英特爾 威盛
1 引言
測控系統常常需要處理所采集到的各種數字量信號。通常測控系統采用通用MCU完成系統任務。但當系統中采集信號量較多時,僅依靠MCU則難以完成系統任務。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一種基于FPGA技術的多路數字量采集模塊。利用FPGA的I/O端口數多且可編程設置的特點,配以VHDL編寫的FPGA內部邏輯,實現采集多路數字量信號。
2 模塊設計方案
2.1 功能要求
該數字量采集模塊主要功能是采集輸入的36路數字及脈沖信號,并將編幀后的信號數據上傳給上位機,上位機經解包處理后顯示信號相
關鍵字:
FPGA 數字量采集 測控 USB單片機 MCU FIFO
日前,微軟公司發(fā)在“2008年北美Tech?Ed開發(fā)人員大會”上宣布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社區(qū)技術預展(CTP)開始投入使用。同時,其專為生產便攜式導航設備(PND)的原始設備制造商(OEM)設計的第一款嵌入式操作系統Windows Embedded NavReady 2009同時問世。
關鍵字:
微軟 操作系統 ARM X86
6月26日消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開放操作系統實際上是免費的。普通計算機用戶都知道,Linux是免費的,而Windows是收費的。對于移動操作系統來說也是如此。不過,直到最近這個使用開放操作系統的概念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明確說明一下,開放移動操作系統已經出現許多年了。最初是在許多掌上電腦和手機上的ARM硬件上運行的QTopia計劃。Linux內核計劃在任何平臺上都能很好地運行,從而使其成為理想的小型安裝的軟件。隨著宣布開放版本的Symbian系統很快推出,讓我們看看這些開放的系統對普通消費者意味
關鍵字:
移動 操作系統 Android Symbian ARM 智能手機
日前,杭州國芯表示,已經通過授權獲得ARM926EJ-S處理器,將用于其為家庭娛樂和多媒體應用設計的下一代數字電視和機頂盒芯片。
ARM進軍數字家庭領域的步伐正在加快。在手持設備市場獨占鰲頭,幾乎一統天下的ARM核,能在數字家庭市場重演輝煌嗎?“我們預計至2010年,基于ARM的處理器一半以上的出貨量來自于非移動市場和嵌入式市場。”ARM中國區(qū)總裁譚軍表示。他預計至2010年,全球基于ARM處理器的出貨量將達到50億片。
譚軍表示,目前在機頂盒/DVD芯片廠商,已采
關鍵字:
ARM 數字家庭 移動 手持設備 機頂盒 DVD
一.引言
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門禁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門禁系統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門道及鑰匙管理,它已經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統。
門禁系統的發(fā)展在經歷了單一密碼鍵盤門禁系統、IC卡門禁系統、非接觸式IC卡門禁系統,到現在最新的生物識別門禁系統。非接觸式IC卡門禁系統由于其技術成熟、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等優(yōu)異的性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某音樂學院琴房14層大廈300多個琴房,過去一直采用的管理辦法是學生在琴房管理中心登記領用鑰匙使用琴房。這種管理辦法存在著很多弊端,例如
關鍵字:
射頻識別 IC卡 讀卡器 MCU
隨著小汽車、卡車和SUV中電子信息內容的不斷增加,每輛新車中所用的微控制器的數量也在逐年上升。
目前有大量8位、32位和16位MCU被用來執(zhí)行關鍵任務,如剎車和燈光系統,然而,新型的MCU還用于創(chuàng)新性的信息顯示和視頻娛樂功能。隨著單位成本的下降,汽車制造商以及他們的一級供貨商尋求產品的差異化以及性能的不斷改進,這一趨勢將會繼續(xù)保持。
基于已頒布標準(如CAN和LIN)的控制器在不斷改進。如今新的MCU可以支持發(fā)動機和車身控制設備所需的三組CAN連接-最高端的32位控制器最多可提供6個CAN
關鍵字:
車載娛樂 MCU UART OEM
英特爾(Intel)于2008年持續(xù)大力推銷移動上網裝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產品概念,臺灣PC廠商也共襄盛舉,紛推出相關的產品原型設計,一時之間聲勢浩大,似乎x86架構進軍手持及移動裝置將有所成。
另一方面,曾遭英特爾點名批評的ARM,近來結合其陣營的芯片廠商也推出主打MID市場的處理器,強力反擊英特爾,重炮批評以Atom芯片的功耗表現,根本不適用于MID類型的產品。
MID這類外型與體積比手機略大的手持裝置,高續(xù)航力跟可移植性是基本的產品要求,面對挾低
關鍵字:
英特爾 MID ARM Atom 手機芯片 NVIDIA SoC
基于ARM的CAN網絡打印服務器設計,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智能儀器儀表或微機裝置等智能電子設備(IED)已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現場。網絡打印服務器(network print server)可為智能電子設備提供可靠的共享打印服務,節(jié)約系統成本。CAN總線是一種支持分布或實時控制的現場總線,具有高可靠性、實時性和靈活性,廣泛應用于汽車控制、工業(yè)控制、機器人、家用電器等領域。CAN總線已成為工業(yè)現場首選現場總線之一。設計的網絡打印服務器采用CAN總線作為數據通訊網絡,每個網絡打印服務器可與幾十甚至上百個智能電子
關鍵字:
服務器 設計 打印 網絡 ARM CAN 基于
1引言
我國的疆域廣闊,時區(qū)分布不同,海拔以及溫度,濕度等氣候差異都很大,實時的了解我們所處位置的氣候情況對工作和生活是很重要的。尤其對一些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員來說,需要測試海拔,溫度,濕度等物理量作為參考因素。為了測量這些物理量需要我們攜帶多種測試設備,這對野外工作很不方便。為了實時方便的了解我們所處的海拔高度和天氣情況,我們需要有更便捷,功能更齊全的綜合測量儀器。同時可以將現場的數據送到PC,以方便今后的進一步分析和處理。
2系統組成以及基本原理
整個綜合測試儀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
關鍵字:
ARM 測試 傳感器 控制器
arm mc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rm mcu!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rm mc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 mcu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