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產品,所采用的低功耗、輕薄化、可彎曲的柔性AMOLED成長動能強勁,成為顯示行業(yè)新的需求增長點。
- 關鍵字:
OLED AMOLED
- 據(jù)DIGITIMES Research預估,在技術領先、產能持續(xù)擴增以及主要客戶支持下,2019年三星顯示器(SDC)手機AMOLED面板出貨上看5.6億片,較2015年增加114%,其中,對前兩大客戶三星電子及蘋果的合計出貨比重將達73%。
預估2017年SDC對蘋果手機AMOLED面板供應量將在5,000萬片以內,2019年則可望達到1.2億片規(guī)模。
2016年SDC預估將對以大陸手機品牌為主的外部客戶出貨近1億片AMOLED面板,此數(shù)值到2019年將擴大到1.5億片以上,另一方面,三
-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 泡沫到不可能,剛性液晶顯示器向柔性AMOLED的轉變,將是自20年前開始液晶顯示器時代以來,平板顯示器工藝技術中最重大的變化,所有面板制造商現(xiàn)都爭先恐后地發(fā)展,以免在這場技術革命中掉隊。
-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 據(jù)臺媒報道,在全球高階智能型手機產品大力采用AMOLED面板,蘋果 (Apple)新世代iPhone也已訂下轉向的大計后,AMOLED面板商機已廣泛被韓國、日本、大陸及臺灣科技產業(yè)鏈所提及,三星電子 (SAMSUNG)高達90%以上的市占率表現(xiàn),及獲利節(jié)節(jié)高升的成績單,更讓擴大投資AMOLED面板生產線的口號,早已響徹三星電子以外的TFT面板 廠。
臺系IC設計業(yè)者直言,三星電子獨走全球AMOLED面板市場的霸主地位,在2017年仍將有效鞏固,最快要等到2017年下半才會有市場新進者正式投產,這
- 關鍵字:
AMOLED 三星
- 將OLED像素淀積或集成在TFT陣列上,通過TFT陣列來控制流入每個OLED像素的電流的大小,從而決定每個像素點的亮度,不同亮度層次的紅、綠、藍組合起來,即可形成不同的色彩點,顯示彩色畫面。
AMOLED顯示原理
一、智能手機帶來AMOLED 替代性應用空間
目前來看,AMOLED屏幕市場表現(xiàn)良好,我們從三組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智能手機市場對AMOLED的熱情較高。
1)三星表示,市場對公司旗艦產品Galaxy S6/S6 Edge的需求遠超出市場預期,公
- 關鍵字:
AMOLED OLED
- 三星是一家韓國集團,這家集團的實力非常非常的強大,三星電子是其旗下的一家企業(yè)。三星的強大也是全球用戶有木共睹的。在此我就從5個方面跟大家聊一聊三星電子到底有多強!
1、目前全球90%以上的amoled屏幕都由三星提供,amoled屏幕又稱魔力炫彩屏,經(jīng)過幾年的發(fā)展,amoled屏幕實力已經(jīng)非常強大,大有超越傳統(tǒng)IPS屏幕的趨勢。
2、三星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能夠量產雙曲面?zhèn)绕恋膹S商,國內vivoXPlay5的曲面屏供應商就來自三星。
-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 大陸面板廠苦苦追趕AMOLED產能,估計2018年時,與韓國的差距將縮減,但是在上游產業(yè)供應鏈上,不管材料或是設備,大陸的供應能力都還很薄弱,與韓國相比仍有一大段的差距。
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自2015年起,積極外賣AMOLED面板,吸引許多業(yè)者像是Oppo、VIVO、金立、魅族等大陸手機品牌采用,也進一步帶動AMOLED面板風潮。
根據(jù)群智咨詢預測,大陸2016年搭載AMOLED顯示面板的智能型手機出貨,有望超過8,800萬臺,占比將可達到19%。除應用在智能型手
- 關鍵字:
AMOLED 面板
- 大陸面板廠苦苦追趕AMOLED產能,估計2018年時,與韓國的差距將縮減,但是在上游產業(yè)供應鏈上,不管材料或是設備,大陸的供應能力都還很薄弱,與韓國相比仍有一大段的差距。
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自2015年起,積極外賣AMOLED面板,吸引許多業(yè)者像是Oppo、VIVO、金立、魅族等大陸手機品牌采用,也進一步帶動AMOLED面板風潮。
根據(jù)群智咨詢預測,大陸2016年搭載AMOLED顯示面板的智能型手機出貨,有望超過8,800萬臺,占比將可達到19%。除應用在智能型手
- 關鍵字:
AMOLED 面板
- AMOLED行業(yè)供需兩旺,爆發(fā)在即,柔性AMOLED是行業(yè)趨勢;相對于LCD,柔性AMOLED屏幕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有望重塑行業(yè)競爭格局。
- 關鍵字:
AMOLED LCD
- 2015年國內手機品牌全球出貨中使用AMOLED顯示技術情況如下:
三星:由于2015年三星顯示器對外積極釋放AMOLED面板,在國內品牌OPPO、vivo、金立Gionee、魅族MEIZU等大品牌的鼎力支持下,使得AMOLED面板在高階機種的比重大幅增加。
日系面板供應商份額合計達50%,雖然仍為市場中絕對性主導力量,但是份額相比2014年大幅下降20%,特別是夏普市占率高達下降17%。
JDI:JDI主要國內合作品牌由去年的OPPO和華為轉變?yōu)槿A為和小米,二者合計達JDI在國內市
- 關鍵字:
液晶面板 AMOLED
- 面板大廠友達光電AMOLED面板出貨已超過百萬片水平,但主要是聚焦在穿戴式與VR等較新的應用上。事實上,友達對于AMOLED面板的相關投資布局采取步步為營、不躁進的策略,但是在研發(fā)量能上,則絲毫不肯放松,有多項前瞻AMOLED技術在今年的SID顯示周學術會議上獲得肯定。
AMOLED已成為顯示器產業(yè)的焦點話題,包括韓國、大陸等面板廠紛紛擴大投資AMOLED面板產能,引發(fā)市場關注。友達目前在3.5代與4.5代廠上都有量產AMOLED面板的經(jīng)驗,主要是集中火力在穿戴式與V
- 關鍵字:
友達 AMOLED
- 近日,國家發(fā)改委、工信部印發(fā)了《關于實施制造業(yè)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重點發(fā)展有機發(fā)光半導體顯示(AMOLED)等新一代顯示量產技術,建設高世代生產線。《通知》表明OLED行業(yè)發(fā)展已經(jīng)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未來將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發(fā)展速度有望超預期?! ∑鋵嵞壳皣鴥炔孰姀S商包括TCL、創(chuàng)維、康佳等國內彩電企業(yè)已經(jīng)紛紛布局OLED產業(yè),其中創(chuàng)維、康佳已經(jīng)推出國產OLED電視,而TCL則布局印刷OLED顯示技術。而且有消息稱蘋果或將于2018年推出配備OLED曲面屏幕的iPhon
- 關鍵字:
OLED AMOLED
- 隨著良率的提升和價格的逐漸下降,OLED已經(jīng)開始在諸多領域應用,特別是智能手機、智能手表、車載、家電、VR/AR設備和電視機等。其實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OLED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由于良率遲遲不能上升,量產成本久久居高不下,最先開始研發(fā)的一些廠商比如索尼、松下都幾乎將OLED項目擱下,只有三星和LG堅持繼續(xù)研發(fā)生產。LG關注OLED大尺寸面板,三星則在中小尺寸特別是智能手機用OLED面板上有著九成以上的市占率。
最近有消息稱,除了中國手機品牌廠商,蘋果也將成為三星AMOLED屏幕的大客戶,采購
-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 由于蘋果在iPhone 系列采用AMOLED 面板幾乎已成定局,帶起全球面板廠與手機品牌開始競逐投資中小尺寸AMOLED 面板的熱潮。TrendForce 旗下光電事業(yè)處WitsView 最新研究顯示,2016 年全球中小尺寸AMOLED 面板產能可望達到590 萬米平方,較2015 年成長約16.5%。預期在各面板廠積極擴充產能下,2019 年中小尺寸AMOLED 面板產能面積將達到1,440 萬米平方,2015~2019 年的年復合成長率高達30%。
技術門檻高,
- 關鍵字:
AMOLED 面板
- 調研機構IHS稱,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fā)光二極管)顯示屏增長迅速,主要得益于成本降低,終端市場消費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以及新產能的猛增。盡管 液晶顯示(LCD)技術仍占據(jù)顯示行業(yè)的主導,AMOLED顯示屏出貨將實現(xiàn)40%的年增長率,在2016年達到3.95億片。2016年,AMOLED 顯示屏收益有望增長25%,達150億美元。
IHS顯示技術高級總監(jiān)David Hsieh表示:“AMOLED正在成為平板顯示行業(yè)最閃亮的點。AMOLED比液晶結構更加簡單,更加輕薄,色彩飽和度更佳
- 關鍵字:
AMOLED IHS
amoled 介紹
簡介
全稱: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中文名稱:主動矩陣有機發(fā)光二極體面板
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包括三星電子、三星SDI、LG飛利浦都十分重視這項新的顯示技術。
發(fā)展現(xiàn)狀
目前除了三星電子與LG飛利浦以發(fā)展大尺寸AMOLED產品為主要方向外,三星SDI、友達等都是以中小尺寸為發(fā)展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https://webstorage.eepw.com.cn/images/2013/index/biaoshi.gif)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