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首度公告確認正在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下稱“中芯”)終于正式坦承,它正在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
昨天,這家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代工服務商發(fā)布公告說,“為讓公眾知悉本公司的業(yè)務最新發(fā)展,”它宣布,“現正與策略性投資者商討有關購買本公司的股份及或可換股工具,以投資于本公司(策略性投資),該策略性投資可能讓該投資者買入占本公司已發(fā)行股本的大量股權。”
這也是一年多來,中芯首度以上市公司的名義對上述信息所作的確認。此前,中芯總裁張汝京雖然公開表露過引資行動,但公司隨后的表態(tài)一直模糊不清。
不過,中芯官方依然沒有透露戰(zhàn)略投資者的名字,以及后者可能入股的比例。該公司香港董事會秘書陳慧蕊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強調,目前還只能披露到這個程度,因為很多事情還在談判中。中芯上海投資者關系處負責人鄧方希也對本報作出類似答復。
早在前年底,市場便傳聞說,中芯一直與多家戰(zhàn)略投資者接觸,可能向后者出售部分股份,以化解持續(xù)虧損帶來的資金壓力。其中,私募基金進入最有可能。去年4月16日,本報曾獲悉,中芯接觸談判的對象,包括Kohlberg Kravis Roberts&Co.、Bain以及General Atlantic三家私募基金,三者欲投資6億美元,獲得20%~25%的股權。
但中芯官方一直沒有確認。此后,反而一度風傳,在中國電子推動下,它可能收購華虹NEC。截至目前,這一消息并未見任何落實行動。
業(yè)內分析人士昨晚說,在全球四大代工巨頭中,中芯是唯一一家缺乏強大策略聯盟的企業(yè),這體現在資本與技術依靠上。比如臺積電的背后,一直有著飛利浦的資本,而特許半導體,則擁有IBM與AMD等技術戰(zhàn)略伙伴。
該人士認為,中芯選擇投資者的難題,可能在于到底是側重技術合作還是純粹資本的引入。如果是前者,市場上可以選擇的對象很多,比如IBM、東芝、德儀等,但它們又與中芯競爭對手合作,很難直接引進資本。而純粹資本的引進,則可能考慮所釋放的股權比例。傳聞中出售20%~25%的股權,他認為很難實現。因為,目前,中芯最大股東為上實集團(包括兩家公司),它的持股比例也只有10%多一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