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黃金周忙“淘金”:體驗重于報酬
——
在不少大學生選擇黃金周出游和消費的同時,一部分大學生卻實踐著自己的“淘金計劃”。黃金周的各大商場、繁華街區(qū),隨處可見兼職大學生的身影。大學生長假兼職的目的,除了貼補生活費,更重要的是體驗社會。
錢譽興是廣東某工業(yè)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的大二學生,“十一”長假這幾天他都在廣州天河電腦城為某品牌電腦做促銷,一天的報酬是50元。他告訴記者,“十一”長假呆在學校很快就過去了,出來做電腦促銷,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向消費者推薦電腦,還可以了解普通電腦使用者的需求,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像錢譽興這樣選擇在長假期間做兼職的大學生在校園中非常普遍。早在國慶節(jié)到來前十多天,各大兼職網(wǎng)站就冒出大量的大學生尋求“十一”兼職的信息。不少商家也將“十一”期間的用人信息張貼到各高校校園內(nèi)。
記者了解到,對于大多數(shù)在長假期間做兼職的大學生來說,“了解社會”“增加經(jīng)驗”等是他們的主要目的。但也有一些大學生是為了“補貼生活費”“降低節(jié)假日消費”等目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