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的未來
全球用紙量在近十年來激增背后因素當然是信息量產出的爆炸,除報紙以外,各式各樣的雜志、宣傳海報以及計算機印出數(shù)量均有大幅增加情形。而需求數(shù)量龐大的傳統(tǒng)紙張對森林的威脅使環(huán)保人士感到憤怒。此一背景對于電子紙技術的應用十分有利,因為其有助于節(jié)約用紙量。業(yè)者預估,2005年電子紙張潛在市場規(guī)模具有100億美元商機,不過因為相關技術不成熟,有待改善空間仍大,加上廠商生產成本下降速度以及產能是否能夠配合等多項問題,預估2005年實際市場規(guī)模約在10億美元左右。
關于產品的實際應用,“主要針對不適合采用液晶顯示器的領域。按照我們的計劃,將完全以靜態(tài)畫面為主,形成彩色化,且可彎曲”。普利斯通研究開發(fā)本部負責電子系統(tǒng)開發(fā)工作的田沼逸夫部長對媒體表示。作為第一款產品,計劃2005年推出可利用加電方式改寫內容的標簽。將自主生產qr-lpd,向從事電子標簽系統(tǒng)業(yè)務的公司提供顯示模塊。并將逐步加大該公司電子紙技術的應用。
日本一些大學的電子紙
而2004年3月,日本千葉大學就已經開發(fā)出了厚度只有0.1毫米的電子紙產品,這是人類首次將電子紙真正在厚度上接近到了紙的范疇。更早在兩年前,sony已展示了一款比報紙反射率(約60%)更高的電子紙張,反射率達到73%,純白表現(xiàn)程度與影印紙相當,有助提高消費者觀看意愿。至于動態(tài)圖像的支持,九州大學與普利斯通的研究小組開發(fā)的使用粉狀墨的電子紙,相應速度目前為世界最高,已經到達0.2ms。由此我們可以樂觀地推斷,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電子紙時代也將很快到來。世界各國科學家投入研究已有近四十年歷史的電子紙領域將在近幾年內改變你的生活。
東京技術學院細野秀夫的電子紙
由東京技術學院細野秀夫教授領導的小組研制的半導體材料,比此前出現(xiàn)的半導體材料的亮度更高,可彎曲程度更強,將其用于制作液晶顯示器,可以更節(jié)能。他們的發(fā)現(xiàn)已經發(fā)表在11月25日出版的著名科學雜志《Nature》上。
絕大多數(shù)個人電腦的液晶顯示器和液晶電視,都是通過激活由無定形硅制成的半導體來顯示圖像的。開發(fā)便攜式的電子設備,一個必要因素是有柔軟的、可以輕易彎曲的顯示屏。為此,人們想到了將硅半導體與柔軟的塑料相結合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由于加工硅半導體需要高溫,所以長期以來,這個想法雖好卻一直未能實現(xiàn)。
細野教授領導的項目小組改變了原來的思路,他們選用的不是無定形硅半導體,而是氧化鋅與鎵、銦的化合物。通過沉積法,研究人員將這種化合物沉積到了一個用廢塑料瓶制成的薄膜上。這種方式比采用無定形硅半導體的效率提高了10倍。而且,這種方式顯示圖像所需要背景光很低,這意味著其耗能更低。采用這種方式,人們甚至可以使窗玻璃或汽車的風擋玻璃都成為顯示器。
日本精工鐘表
日本精工鐘表將于2006年1月27日推出表盤使用電子紙的手表“精工SPECTRUM”。沿著手鐲狀的曲線,彎曲配置尺寸為25.6m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