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京無慮重罰 臺灣芯片西進艱難
張汝京持有美國護照,因為在芯片業(yè)發(fā)展問題上與臺灣當局意見相左,已經“無法回到臺灣”,對于此次事件,張汝京表示將交由律師處理,而中芯國際的產業(yè)規(guī)劃將不受影響。
政治因素
半導體業(yè)是臺灣的支柱產業(yè),臺灣一直對該行業(yè)設置多重限制,以避免資金、技術流向大陸。2002年7月,臺灣“經濟部”規(guī)定“未來對于違法赴大陸投資者,最高可處以2500萬元新臺幣的罰金,同時企業(yè)負責人最高可判其2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鑒于此,中芯國際甚至宣布,鑒于整體企業(yè)訴訟增加,計劃訂立董事及首席執(zhí)行長官的賠償保證協(xié)議,一旦牽涉任何訟訴、控訴或其他爭議時,其所涉及的法律費用,集團將各自替其墊支或償付全數賠償,建議的年度最高上限將不超過1.6億港元。
出生于大陸,1歲隨父親前往臺灣的張汝京實是國際芯片業(yè)界有名的“蓋廠高手”,2001年9月,他籌措資金14.8億美元在上海張江組建中芯國際,這也是內地第一家8英寸指硅晶片直徑,直徑越大則一個晶片可制造的芯片數量越多而單位成本越低、0.25微米線寬(指芯片上晶體管之間的距離,越短則同一個芯片上可排列的晶體管越多,技術水平越高芯片代工廠。而在此后不久,臺灣宣布對中芯國際當時的股東誠宇創(chuàng)投及全球策略投資管理公司各處以100萬元新臺幣的罰款,還同時要求這兩個公司從中芯國際撤出。
事實上,張汝京不必受制于臺灣關于芯片業(yè)內地投資的限制。他持有美國護照,中芯國際的注冊地在英屬開曼群島。項目的首期投資人實際上包括上海實業(yè)、高盛集團、漢鼎集團、華登國際創(chuàng)投、北大青鳥、以祥峰投資管理集團Vertex Management為首的新加坡財團以及美國半導體設計公司等。除此之外,中芯國際還獲得批準,可以從內地銀行融資4.8億美元。目前,在港上市的中芯國際的第一大股東為上海實業(yè),是上海市政府的全資公司。
雖然如此,中芯國際還是有著濃厚的臺灣色彩,在全公司7000余名員工中,約有7%以上是臺籍人士。2004年底臺灣當局規(guī)定,“到大陸工作,并且在大陸工廠持有股份的臺灣籍人員回臺將被處以罰款”,該項規(guī)定被臺灣媒體廣泛認為就是針對中芯國際制定的。
對中芯國際的限制出于臺灣當局對于芯片產業(yè)的憂慮,2004年臺積電的市場占有率為46%,是五年來的最低點,同樣來自臺灣的聯(lián)電以26%的份額居全球第二,而中芯國際已經達到6%,居全球第四。臺灣廠商都把中芯國際視為對手,但因為政治因素,他們無法采用直接競爭的方式遏制張汝京的擴張。
張忠謀的對手
盡管中芯國際的員工認為,臺灣當局的這些罰單過于可笑,但臺灣當局的這些舉措是為了在資本市場造成中芯國際麻煩不斷的形象,并借此打壓。因為與臺灣當局的“親兒子”臺積電比起來,剛剛五歲的中芯國際已經成了值得重視的力量。
優(yōu)惠政策的變化、環(huán)保壓力、生產成本高企,眾多因素使臺灣芯片業(yè)巨頭們紛紛夢想到大陸去發(fā)展。從2002年開始,臺灣芯片代工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便提出向大陸投資的申請,2003年2月得到了臺灣當局的初步批準,可以進行總投資額7%(即6200萬美元)的投資,2005年初第二階段批準,臺積電將把島內的一條8英寸芯片生產線轉移至上海松江并作出全部投資。按照其未來的10年規(guī)劃,計劃總投資達到100億美元。這是迄今惟一一家獲得臺灣當局批準的臺灣芯片業(yè)。由于官方股份的存在,臺積電“一舉一動都要得到批準”,張忠謀只能坐視中芯國際不斷壯大。
與張忠謀一樣,張汝京也曾經就職于全球最重要的芯片廠商美國德州儀器公司。1997年,張汝京回到臺灣,籌建世大積體電路公司,使之成為臺灣第三大芯片代工廠商。2000年1月,芯片行業(yè)高潮之際,世大以50億美元的作價被臺積電購并。臺積電實際是以遠超市場通常水平的價格收購世大,條件之一是臺積電的管理層無需作任何調整,這是張忠謀對張汝京的逐客令。隨后,張汝京開始來到大陸建廠。
目前中芯國際在上海有三條生產線投入生產,在天津收購了摩托羅拉的芯片工廠。在北京,一條生產12英寸芯片的生產線已經投產。此外,還有六家工廠分別在上海、北京和成都完成前期建設?!爸行灸壳笆怯梦鍌€廠養(yǎng)十一個廠?!敝行緡H的人士說。
但有知情者稱,中芯國際的超常規(guī)發(fā)展面臨著資金壓力,對一些設備商采取了賒賬,此類事件一多,將可能動搖中芯投資者和供貨商的信心。
艱難的西進
2005年3月召開的中國半導體年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理事長俞忠鈺表示,自2000年旨在促進軟件業(yè)和半導體業(yè)發(fā)展的國務院18號文頒布以來,中國半導體產業(yè)即進入一個高速成長期。5年來,產業(yè)銷售收入保持在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產業(yè)規(guī)模擴大了3倍,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發(fā)展最快的地區(qū)。
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的誘惑力,根據ING霸菱和中國信息產業(yè)部的預計,到2005年前,中國內地半導體市場將以35%的年復合成長率增長,規(guī)模將高達400億美元,芯片需求量更達170億片。2010年時,中國將會成為世界第二大半導體市場。“(臺灣芯片業(yè))的最佳路徑就是積極進入中國內地,從它的增長中獲益。”美林銀行駐香港的分析師丹尼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