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改變世界(終)
摘要:手機市場發(fā)展趨緩,技術趨同,沒有突破性技術發(fā)展,雖有無邊框、曲面屏等所謂新技術的研發(fā)推出,但大多被譏為“噱頭”,實際體驗不強,電池續(xù)航能力更被大眾消費者吐槽不已。中國手機的實態(tài)是廠商擁擠而競爭過度,產量很大而低端居多,且利薄如紙,最大的問題是未能撐控產品的核心技術,缺乏自主創(chuàng)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76348.htm世界手機技術發(fā)展方向
國務院關于印發(fā)《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中第一句話就是:“制造業(yè)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yè)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yè),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惫ば挪坎块L苖圩隨之發(fā)文說:“近現代以來,制造業(yè)始終是一國經濟發(fā)展并走向強盛的基礎。美、德、日等發(fā)達國家的強國之路,均基于規(guī)模雄厚、結構優(yōu)化、創(chuàng)新能力強、發(fā)展質量好、產業(yè)鏈國際主導地位突出的強大制造業(yè)。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擺脫貧窮與落后,實現對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追趕甚至超越,也是通過推動工業(yè)化、發(fā)展制造業(yè)來實現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要發(fā)展制造業(yè)尤其是先進制造業(yè)”。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根本,前進的動力。自從十八世紀世界工業(yè)革命以來,對國家經濟發(fā)展起著引導作用、稱得上革命性創(chuàng)新的工業(yè)產品包括:蒸汽機、紡織機、輪船、火車、電燈、飛機、汽車、電視機、雷達、計算機、個人機和移動電話。移動電話已是當前世界電子工業(yè)的第一產品,有人說:“蘋果是拯救美國制造業(yè)的英雄”!正是計算機特別是個人機的大普及帶動了互聯網的發(fā)達,移動電話的鼎盛才牽引了移動網的興旺。
自上世紀80年代初出現第一部手機迄今已歷經30年,手機事業(yè)已進入成熟時代。2011年,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市調公司IDC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首季中國手機出貨量(包括智能手機)雙雙下降。從世界看,今年手機用戶將達75億,超越了世界人口(74億),即邁過了人手一機的門檻,故而近年手機雖然還在增長,但增速已大大放緩,預計2015年~2017年都在個位數低端(2%~4%)運行,屆時年出貨量將近21億部。其中,智能手機出貨量約占三分之二(2014年為12億部),年增長率同樣趨緩,2015年預計雖仍達14%的兩位數增長,但已遠低于2013年的40%和2014年的23%。雖智能手機無疑仍是手機業(yè)的發(fā)展重點,不過,手機市場已臻成熟,繼“后PC時代”也有人提出了“后手機時代”,更有人揚言“手機將在5年后消失或iPhone 8s將是最后一代iPhone和5~10年內進入‘智能一切’新時代,你的手表、眼鏡、汽車、桌子、房子……你的所有終端設備都是智能化的。當通信、收發(fā)信息、各類應用和功能成為所有智能裝備的標配,全用一指通指點操作,請問,你為什么還需要一個裝在褲兜里的手機?”。說來未免有點夸張,加之近來對“可穿戴設備”等的狂熱宣傳,值得手機業(yè)者警覺!
事實上,智能手機革命從2007年iPhone發(fā)布起,到2013年經過6年便基本進入到了性能過剩的時代,手機同質化嚴重,行業(yè)進入了發(fā)展瓶頸期。在基本配置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各家手機廠商都使出渾身解數,意圖出奇制勝,有的變薄,有的變色,有的變彎……還能玩出啥新花樣?另一方面,智能手機既便與功能手機相比,某些方面可說沒有進步,甚至還不如,譬如制約智能手機發(fā)展兩大短板:安全防護和電池續(xù)航能力?,F在無論什么品牌手機其材質,金屬、塑料、玻璃的等等,只要它是直板造型的大屏觸控手機,在一米以上的地方以任何角度跌落地面都有可能碎屏;此外防水、防火又是另一道難題。
手機功能諸如屏幕分辨率、處理器和圖形芯片性能、甚至制造工藝每年都還有大大小小的新進步,唯有一項技術多年來踏步不前,那就是手機的鋰電池。功能手機與10年前的早期智能手機充一次電可用上好幾天甚至幾周,可現在使用的鋰電池技術其實和1991年索尼公司發(fā)布的首個商用鋰離子電池并無本質差別,今天主流智能手機的續(xù)航能力大多都只能維持一天,能夠滿足兩天以上的便已是鳳毛麟角。消費者對蘋果和三星等公司的下一代手機提出的新要求——首當其沖就是更長的電池續(xù)航能力。業(yè)界為此也做了不懈的努力,LG的層狀鋰離子電池容量提升了16%,高通實現的快速充電技術等都未能從根本上改變鋰電池不穏定、短壽命的缺陷。目前在歐美市場發(fā)布的Upp fuel cell燃料電池移動電源,將氫氣轉換為電力,電池壽命長,但需購買燃料盒;日本等市場出現了集成太陽能充電板手機,隨時吸收光線轉化為電能,不過設備本身依然是鋰電池。未來電池技術不論是斯坦福大學主導的鋰陽極電池、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發(fā)的硅電池、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創(chuàng)建的“電池紋身”(通過吸收人體汗水充電)、諾基亞與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合作的“納米發(fā)電機”(通過吸收環(huán)境噪音發(fā)電)等都為時尚早。看來鋰電池作為一種最成熟、成本較低廉、易于生產的電池技術,并不會很快消失,新型電池技術要實現高效、穩(wěn)定、易于封裝等使用條件,也許需要5年-10年甚至更久才可能付諸實現。
“輕薄”是手機技術發(fā)展的總趨勢,此外,近來報道甚多的發(fā)展技術還有:
(1)無邊框設計 手機屏幕越大體驗越好,屏幕要大,手機要窄,就只有從邊框上想主意了,自從去年夏普發(fā)布了一款無邊框手機,無邊框便從今年流傳開來,成為一大趨勢。而今樂視三款新機的發(fā)布,加上OPPO、努比亞等廠商紛紛為無邊框新機造勢,無邊框概念被炒得火熱,走向了高潮。然而,真正做到“無邊框”的手機仍廖若晨星,且無邊框除了美觀之外,不能帶來更好的體驗。事實上,目前所謂的無邊框準確的說是窄邊框,它通過折射原理模擬出無邊框的視覺效果。無邊框手機難以完成的原因在于屏幕內“液晶的流動性”,它必須要用一定界限空間來限制液晶的流動,只要是液晶屏幕,那么邊緣必不能少,真正的無邊框便幾乎不可能實現??磥?015年下半年,市面上將繼續(xù)會有越來越多的無邊框產品出現,但目前媒體總體上對無邊框設計還是打上了“?”號,認為是“噱頭”。
(2)曲面屏 智能手機發(fā)展到今天屏幕越來越大,在游戲和影像應用方面帶來了新的體驗,同時則也出現了攜帶不方便、屏幕易碎等弊端,蘋果新機iPhone 6 Plus又爆出了“彎曲門”事件等。對此,一些廠商力求研發(fā)出更好的大屏手機,曲屏手機便是其成果之一。三星率先推出了曲屏手機Note Edge,LG公司緊緊跟上,開發(fā)出了柔性屏幕以及柔性外殼材料的可彎曲手機——LG G flex,在今年的CES大展上展示了外觀更加動感的LG G flex2,不僅提高了分辨率,且自愈速度也再次提升。LG還捷足先登,搶在三星之前展出了雙曲面?zhèn)绕恋脑蜋C,出了一陣風頭。隨后推出的新款手機便“滿眼都是2.5D曲面屏手機”了!
曲面屏固然具有適應人體臉部、大腿等所謂“人體工程學”、手感、視覺等新鮮優(yōu)點,但視覺體驗不強(曲面屏即便在70英寸的電視上,體驗都不是那么強烈),且存在咯手、誤觸、價格不菲等問題。一句話,曲面屏技術尚處于發(fā)展初期,目前也有媒體提出了是否“噱頭大于實際價值?”究竟能不能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還有待時間驗證。
(3)Force Touch(壓感觸控技術) 蘋果公司不久前發(fā)布的Apple Watch上引入了Force Touch,讓設備識別按壓的程度,實現更多交互方式。此前蘋果公司發(fā)布的12英寸新MacBook上,也采用了這種技術,可使比較復雜的操作步驟得到簡化,日前外媒分析師們也普遍預測下代iPhone 6s會加入此功能。Force Touch是常用的“單擊”、“雙擊”、“慣性滾動”、“旋轉”等觸摸操作方式之外的另一種選擇,該技術通過輕敲和重壓等不同力度來觸發(fā)不同的功能控制。它利用指尖壓力開啟動作,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操作體驗,啟動了未來應用開發(fā)的無限可能,最終或成為觸摸屏技術的未來。采用Force Touch技術將使我們注冊指紋時無需一次次抬起手指來進行注冊,而可以通過進一步按壓手指并不斷移動的方式來完體成指紋注冊。Force Touch所提供的震動反饋可以給游戲開發(fā)者一個全新的開發(fā)思路,拍照時通過按壓Home鍵力度的不同而能快速調整焦距??墒荈orce Touch具有震動反饋這一特性,無疑將消耗一定的電池續(xù)航能力。
此外,還有“處理器多核爭霸”,中央處理器(CPU)是所有計算機設備的大腦,智能手機也是如此。今日手機已有配置雙核、四核甚至八核的,在理論上八核性能是更強的。但對于手機而言,處理器的核心越多并不代表其性能就越好,事實上,蘋果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還只是雙核心。真正需要權衡的是性能和續(xù)航的平衡,所以在實際應用中,用戶可能不會感受到巨大的差異。還有所謂“分辨率大提高”,去年世界手機業(yè)大多在大屏幕上下功夫,今年則轉向了分辨率的提高。現如今大部分人的手機屏幕分辨率已跟自己使用的電腦差不多,而過不了多久便將趕上4K電視了。技術帶頭者是夏普公司,在2K分辨率的智能手機面市兩年有余之后,公司再度提高業(yè)界標準,宣布已實現了5.5英寸4K分辨率的IGZO(銦鎵鋅氧化物)屏幕的研發(fā)并已進入實驗室生產,預期明年即將投入量產。其實,對于絕大多數智能手機用戶來說,在5英寸左右的屏幕上分辨率超過720P(lK),再好眼力也已經難于分辨其微,1080P(2K)便夠高的了,更何況4K。 這在電視等大屏幕上是有用的,在小小的手機屏上有多少實用價值(目前做得最高的是三星Galaxy S6為2K,5.1英寸屏,iPhone 6便僅l.5K,4.7英寸屏)。據說,以智能手機為主的頭盔式虛擬現實游戲中,可以看到內容接近現實世界中的事物,一定程度上還能減輕眩暈,提升感受度,但處理器能否操作,電池則更受不了。其它還有“雙攝像頭”、“裸眼3D”、“雙立體聲揚聲器”等等不一而足,茲不贅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