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跑鞋是什么鬼 小米和李寧跑偏
相較于喜愛跑步的用戶,大多數情況下買跑鞋第一還是看重品牌和質量。價格問題反而相對并沒有那么重要。甚至低價的產品對于愛好跑鞋者沒有沒有吸引力,大家更愿意多花幾百塊錢買個高質量的。而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定價540多元的李寧跑鞋雖然擁有智能功能,但并不實用,尤其這個價位同類產品中,完全可以買到耐克一類的跑鞋,因此對于普通用戶吸引力也不大。跑鞋本身如何從外觀、舒適性、耐用性、機能性等方面趕上國際品牌,達到用戶認同,對于李寧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74457.htm除了上述問題,智能跑鞋的產品實際功能也有待考驗;以目前的智能手環(huán)來說,市場上并沒有一款能說服我相信他真的比教練更能了解我該如何運動的產品,不僅如此,多數智能手環(huán)所產生的分析數據結果也并不令人信服。同理,如果小米芯片記錄的結果無法帶來真正的指導作用,最終淪為僅監(jiān)測跑步時間、路線與社交作用,買智能跑鞋的意義就不大了。就算兩家公司解決了上述問題,那么可穿戴設備的電池、傳輸、功耗等技術上還存在的瓶頸,也是整個行業(yè)的老大難問題,不能很好解決的話,依舊會嚴重影響消費者體驗。
尋求創(chuàng)新可取,但方向跑偏了
這次小米與李寧的退出智能跑鞋的嘗試,從合作以及產品出發(fā)點來說,是一件好事,但也從側面可以看出,在國內,不論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還是傳統(tǒng)零售業(yè),在創(chuàng)新方面上都一直存在著迷失。
在日新月異的數碼和運動裝備產業(yè)中,兩家決定發(fā)布的新品,竟然和九年前耐克的設計概念相同,不知道對于本身就有一定山寨意味的兩家公司,這是不是習慣使然。此次推出智能跑鞋對于小米與李寧來說,也并不是一條不可復制的特殊道路,其他品牌完全可以快速復制,一旦華為,聯(lián)想等具有研發(fā)實力的廠商與安踏、特步等進行聯(lián)合,復制兩家的策略也不是事不可能,那么對于小米和李寧來說,這絕對是當頭一棒。
2014年李寧電商總收入上升48%,但電商業(yè)務占總收入比例僅僅約為5%。過去線上線下互搏難題曾是李寧電商營銷缺失的難言之隱,傳統(tǒng)渠道在迅速衰落的過程中,如何快速進入互聯(lián)網,成功的打開在電商方面的銷量,是李寧的重中之重。而僅僅與小米合作推出智能跑鞋的舉動對長期面臨艱難的李寧公司幫助有限。更多情況下,消費者是否會青睞李寧品牌的智能跑鞋,取決于李寧在渠道和品牌上的重塑,而回歸零售行業(yè)的本質才最為關鍵。而目前,電商方面的不給力,嚴重制約了李寧公司的銷量。
而對于小米來說,四線以后城市的年輕人群體當中,李寧的確是有相當市場的,小米希望此次的合作可以通過李寧收獲這個用戶群。也許他們的目標沒有錯誤,但是方式卻顯得有點驢化唇不對馬嘴。因為他們可能忘了一點,對于這個用戶群來說,體育與健康可能不受太多的關注。
無論如何,小米每次的投資合作,都會在業(yè)界帶來一股旋風,因為每次都能讓眾人對他們的合作充滿了想象,但是這次與李寧的合作,想象空間卻是極為有限。兩家公司可能都希望自己是灰姑娘,借助對方進行華麗的變身,但是,可惜對方都不是自己的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