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小米帝國:掌握供應鏈命脈 收購創(chuàng)業(yè)公司引反感
小米的帝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72032.htm小米的生態(tài)鏈上將有100家關聯(lián)公司,但如何解釋關聯(lián)公司和關聯(lián)交易,小米可能要到上市前才會考慮
在中國,如果一家公司被人們稱為“帝國”,這往往不是褒義。它意味著足夠高的圍墻、強勢的擴張以及層級鮮明的上下級關系。但是,帝國所擁有的完善的組織架構、關聯(lián)體系和成熟的資金運作模式,才能支撐一個平臺持續(xù)地發(fā)展。如果小米的目標是成為一家生態(tài)平臺,那么它必須學會像“帝國”一樣囤積兵糧和建筑城墻,以及像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樣盡量透明、公開。
很多人都熟知小米的商業(yè)模式和營銷方式,但是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人們對它其實仍知之甚少,尤其是它的財務細節(jié)或公司結構。而對于該公司的潛在投資者來說,需要謹記的一點是,小米不只是一家公司。
和多數互聯(lián)網公司一樣,小米是一家VIE架構的公司,由離岸公司、香港公司和國內實體組成。小米Holding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投資者對小米的入股通常體現在Holding公司中。Holding公司持有小米香港(Xiaomi H.K. Limited)100%的股權。而小米香港則通過若干家子公司協(xié)議控制小米境內實體公司。
據《華爾街日報》披露,小米香港2013年凈利潤為34.6億元人民幣。而根據小米科技入股美的時的披露,2013年小米科技凈利潤3.47億元人民幣。一位律師告訴筆者,極大可能是,小米科技通過法律手段把利潤轉移給小米香港,所以香港公司才能更加完整地體現股東利益。
因此,當投資者審視小米的時候,他們應當從集團層面也就是小米香港來關注該公司的財務狀況,而不是只關注作為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小米科技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目前由小米香港直接控制和獨資的企業(yè)有: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生產開發(fā)手機)、北京小米電子產品有限公司(生產智能機頂盒、智能電視)、北京小米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開發(fā)軟件、系統(tǒng)集成)、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基礎軟件、技術進出口)。在這些公司旗下又各自有一到多家協(xié)議控制公司。
小米香港在境內擁有超過30家協(xié)議控制的實體公司,其中最大的實體是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小米科技),它負責生產和銷售小米手機。小米科技中雷軍持股77.8%,黎萬強持股10.12%,洪鋒持股10%,劉德持股2%。
小米科技擁有西藏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創(chuàng)派力量科技、英鵬互娛科技等全資子公司,以及南京、上海、東莞、太原等19家分公司。2013年12月,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成為小米科技可以查詢到的第四家子公司。未來,金融也是小米生態(tài)中的重要一環(huán)。
可以看出,小米的公司架構相對清晰、透明,不僅涉及到各個硬件設備的制造、軟件研發(fā)、銷售和進出口等,還布局了娛樂、文化傳播、支付、廣告、教育咨詢等多個領域。
在小米的生態(tài)鏈中,未來將有100家關聯(lián)公司。據了解,對如何梳理關聯(lián)公司和關聯(lián)交易,小米已經有所準備。比如對創(chuàng)業(yè)公司進行投資時,會通過不同的主體入股,最常出現的主體有——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天津金星投資有限公司(雷軍為法人)、順為資本、雷軍個人。
上述主體往往單獨或是合伙在首輪進入創(chuàng)業(yè)公司,出資額不高但是占股較高。如在2014年6月成立的藍米科技(小米耳機生產商),天津金星投資有限公司以34.3萬元人民幣入股,在注冊資本中占40%。另一家小米生態(tài)鏈公司深圳綠米科技(生產包括網關、人體傳感器在內的小米智能家庭套裝)中,天津金星投資以117萬元人民幣入股,在注冊資本中占19%。
紫米科技是小米最早入股的生態(tài)鏈公司之一,雷軍個人持股15%,小米科技持股19.32%。鮮為人知的是,這家公司原名無錫小機靈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順為資本在2012年就曾入股,一年后將全部持股轉讓給雷軍,同時引入小米和具有硬件代工經驗的張峰任CEO。公司就此更名為紫米,專注移動電源生產,第一年就有了十幾億元的流水。
這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往往在小米進入后的下一輪便開始引入外部風險資本,經過包裝之后身價倍增,融資報價普遍在7000萬美元到1億美元之間,估值翻了7倍-10倍不等。比如生產小米手環(huán)的華米科技,一年內估值就漲到了3億美元。
“小米不是孤立個體,而是一個大體系,我們在每一個投資中,都運用了很多資金杠桿。”雷軍說。2014年,小米發(fā)了10億美元債券,被29家銀行一搶而空。
在小米之外,雷軍還擁有一個以他為核心的群體。群體中包括小米早期的投資人、雷軍個人投資過的公司、一些中國最成功的商人,他們打造了一個相互交錯的交易網。2012年雷軍創(chuàng)設了私募機構順為基金,這個基金成為小米做交易的通道之一。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另一位大佬馬云,馬云在阿里集團之外還擁有云峰基金,以及一張錯綜復雜的關系網——但他往往是半公開的,私密的,這一點和“雷軍系”不同。涉及多個細分領域的阿里巴巴給了創(chuàng)業(yè)者們建立一個大型平臺的范本,但其內部架構和關聯(lián)架構都太過復雜,以至于它總是需要向外界解釋,阿里巴巴不是帝國,也不做帝國。但這也許是小米要到幾年后上市時才需要面對和考慮的事。
小米投資人童士豪告訴筆者,雷軍去年曾說過,他現在越發(fā)能理解馬云,理解他當時搭建生態(tài)鏈時的做法。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