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大講堂(序):連接一切的不是微信,而是傳感器
題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67642.htm寫一季電子筆記的念頭由來已久,想了很多,放棄了更多,最終決定提筆碼字兒找思路。行文的初衷是借高手之心得,普及電子知識。之所以命名為老王講堂,是因為現(xiàn)在網上的老王就和小學數(shù)學課本里的小明一樣,什么事兒都離不開他,是以冒用,請老王們笑納!
也許會有同學問,既然是電子講堂,為何不講講電阻、二極管、放大器等知識呢?會講的,都會講的。首講傳感器,不是為了說明她多基礎,而是為了說明她多重要—這是一個充滿各種智能硬件的物聯(lián)網社會。
提起智能硬件,繞不開的一定是谷歌眼鏡,她可以稱為智能硬件的鼻祖了,谷歌眼鏡有一大特色,使用者僅需眨眨眼睛就可以完成拍照,這主要是因為內置了紅外傳感器和距離傳感器。此外,還內置了陀螺儀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磁力傳感器、線性加速等多達10余種傳感器。
同樣,傳感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家用電器中都使用了傳感器:電冰箱、電飯煲中的溫度傳感器,空調中的溫度和濕度傳感器,洗衣機中的液位傳感器,煤氣灶中的煤氣泄漏傳感器,照相機中的光傳感器,汽車中燃料計和速度計等。
傳感器的前世今生
1、傳感器的原理、結構及分類
傳感器是物聯(lián)網的基礎技術之一,處于物聯(lián)網構架的感知層,是獲取與檢測信息的窗口,提供物聯(lián)網所必需的原始數(shù)據(jù),能把特定的被測信號按一定規(guī)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講,傳感器就是外部世界和物聯(lián)網系統(tǒng)的接口。
傳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和測量電路三部分組成,有時還需要加輔助電源,如圖1所示。
圖1.傳感器原理框圖
敏感元件:將不能夠直接變換為電量的非電量轉換為可直接變換為電量的非電量元件;
轉換元件:將感受到的非電量直接轉換為電量的器件,如壓電晶體、熱電偶等;
測量電路:將轉換元件輸出的電量變成便于顯示、記錄、控制和處理的有用電信號的電路。
書本上的描述比較拗口,打個比方,就像單片機的A/D模塊,只要控制好,采集、轉換、輸出,一條龍服務。
目前對傳感器尚無統(tǒng)一的分類方法,老王選了一個比較合理的分類表格,如圖2所示,表格包含兩層意義:按傳感器的被測量量分類,可分為物理、化學、生物等傳感器;按傳感器測量原理分類,可分為力、熱、光、磁、電等傳感器。
圖2.傳感器分類
物聯(lián)網相關文章:物聯(lián)網是什么
傳感器相關文章:傳感器工作原理
風速傳感器相關文章:風速傳感器原理 土壤濕度傳感器相關文章:土壤濕度傳感器原理 熱電偶相關文章:熱電偶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