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增益折衷的CMOS LNA輸入匹配網絡
提出的LNA增加了一個并聯(lián)電容器Cg,如圖3所示前述的柵極電感創(chuàng)建了一個Л匹配網絡。它顯示了用于提出的LNA(b)的輸入阻抗計算的小信號電路。如上所述,Rf和Cf是由電容反饋機制形成的。電感Lg可分為兩個較小的部分:L1和Lf。這兩個電感與Cg和Cf諧振。共振頻率的輸入阻抗為:
提出的輸入匹配網絡的有效增益是:
方程13顯示,提出的LNA的有效增益可以通過減小Rf值來增加,而不像電容反饋LNA和L-CSLNA,其有效增益受到50 Ω匹配條件的限制。當減小Rf時,根據方程12,LNA的輸入阻抗可以通過減小L1匹配到50 Ω。電容Cg和電感L1為LNA設計增加了額外的自由度。
有效增益不再受到輸入匹配條件的限制。因此,提出的LNA將能夠實現比L-CSLNA和電容反饋LNA高得多的增益。圖4顯 示了在同樣功耗水平和輸出負載條件下,提出的LNA和L-CSLNA的S21和S11的響應情況。在要測試的頻率下,兩個LNA的設計具有相同的輸入匹 配。提出的LNA顯示了更好的增益性能。LNA的增益為3 dB,高于L-CSLNA。帶寬(BW)隨著匹配網絡的有效增益而增加。但是,如下所示,這個仿真中的LNA的帶寬對所需標準來說仍然足夠大。提出的 LNA的噪聲系數是:
方程11相比,由于Л網絡的緣故,RLg的噪聲貢獻增加了。不過,當LNA設計的Geff_?高于Geff_no_L時,來自 的噪聲貢獻可以減少。因此,它可以彌補由RLg造成的損耗。此外,當Geff_??增加時,級聯(lián)級的噪聲貢獻也會減少。對于頻率f0條件下的窄帶LNA,設計步驟總結如下。
為實現最好的晶體管性能,要采用最小的通道長度。
為了實現高增益和低噪聲,Rf的值要設計得盡可能小。不過,正如上面所討論的,所需應用的帶寬必須保持足夠。此外,當Rf下降時,所需的L1減小,但所需的Cg增加。由于Cg的負極板直接連接到地,其值應該不會太大。
Cg和L1的值來自于方程12。
根據所需的增益和可用芯片面積確定Lf的值。Lf越大,得到的增益越高。在f0,Cf與Lf諧振。
鑒于特定漏電流和所需的Rf和Cf值,可根據方程6-9設計晶體管的尺寸和偏置。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采用IBM的0.13 μm RF CMOS技術設計和制作了一個LNA。其原理如圖3(a)所示。所有電感器均在片上。在要測試頻率,電感LL將與晶體管M2的漏極節(jié)點的總電容產生諧振。電感Lg和電容Cg的設計可以滿足匹配條件。該LNA的第二級是輸出緩沖區(qū)。輸出緩沖區(qū)的目的是要將輸出端口匹配在測設備的50 ?負載。緩沖區(qū)的負載效應與LNA級的混頻器加載效果大致相同。
測量結果
LNA的芯片顯微照片如圖5所示??偯娣e包括輸出緩沖區(qū)和0.74×0.84 mm的焊盤(pad)。圖6顯 示了提出的LNA的電壓增益、S11和S22。還制作了一個與提出的LNA相同功耗水平和輸出負載條件的L-CSLNA。在2.4 GHz時LNA的電壓增益為21.5 dB,而L-CSLNA的電壓增益為18.8 dB。測得的LNA的增益是2.7 dB,高于L-CSLNA。提出的LNA具有良好的輸入和輸出匹配。在2.4 GHz條件下,S11的值是?12 dB,S22的值是-16 dB。如圖7所示,相應的NF為4.9 dB。實測的NF超過了仿真的NF,達1 dB。這個大的差異歸因于惡劣的噪聲建模和工藝變化。IEEE.802.15.4接收器可以容許LNA和混頻器的噪聲系數為11.2或10.5 dB1。如果我們的LNA用在接收器前端,就需要一個NF小于19.8 dB的混頻器。這樣一個寬松的NF要求用目前的CMOS混頻器設計不難實現。LNA的IIP3為-12 dBm。核心LNA從1 V電源電壓汲?。╠raw)0.6 mA??偣膬H為0.6 mW。
這個LNA與文獻中公布結果的比較列于表1。雖然幾個LNA11-14 都有較好的NF,但比提出的LNA消耗的功率更多。此外,這種低NF對應用是沒有必要的1,與提出的LNA相比性能相當類似。不過,該LNA采用了一個大電阻負載來實現高增益。因此,它不能在1 V的低電源電壓下操作。部分LNA13,14 顯示了增益和線性度之間的折衷。它們的IIP3較高,但功耗要高得多,增益比提出的LNA低得多。根據表1計算的FOM,該LNA具有最好的FOM1和可接受FOM2。
結論
本文提出了一個新的輸入匹配拓撲結構,無需對CSLNA增益進行折衷。輸入網絡使用電容反饋和?網絡實現?;谶@種方法,CSLNA能夠實現更高的增益,同時保持良好的輸入匹配和低功耗。本文解釋了LNA的設計和制作的設計方法。與L-CSLNA相比,淘汰了源電感Ls,并獲得了較高的增益。提出的LNA僅消耗0.6 mW,同時提供了非常高的增益、良好的輸入匹配和適中的NF。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