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多少?從設計開始詳解移動電源
一般情況下,移動電源的實際容量都要比標稱電芯容量略小,移動電源的充電輸出過程是將內部電芯的電壓3.7V、7.4V或者更高的電壓轉換成5V輸出,這個過程是通過電路板上的升、降壓以及穩(wěn)壓電路來實現(xiàn)的,所以電能在通過電路板上的電子元器件時也會有一部分電能被轉換成熱量揮發(fā)掉,即電能在轉換過程中產生損耗,所以說,移動電源轉換效率的好壞直接取決于電路板上的電子元器件質量和電路設計。
一款優(yōu)秀的移動電源應當具備高效穩(wěn)定的充電輸出效果,而檢測其輸出性能是否足夠充足穩(wěn)定,最直觀方法就是通過滿載恒流的放電模式對其輸出電壓進行檢測,只要其輸出電壓越接近5V,放電曲線越平直,那么這款移動電源的實際充電效果就比較不錯。
穩(wěn)定的放電曲線圖
脈沖式放電曲線
移動電源的放電方式除了常規(guī)的不間斷恒流、恒壓輸出模式以外,還有一種類似于脈沖式放電模式,這種放電模式的優(yōu)點為穩(wěn)定性出色,電量利用率更加高效,續(xù)航能力也更加持久。
一般認為,比較高效的移動電源,其轉換效率應當達到或者超過80%。具體計算公式為:
?(實際放電容量×平均放電電壓)/(電芯容量×3700mV)=轉換效率
例如,一個標稱3000mAh容量的移動電源使用5V輸出接口實際測得其實際放電容量為2000mAh,平均放電電壓為4900mV,那么它的轉換效率就為:
?(2000mAh × 4900mV) / (3000mAh × 3700mV)=0.8828(88.28%)
我們知道,能量=容量×電壓(即一個1000mAh容量的鋰電池能量為3.7Wh),用移動電源的實際放電能量除以電芯標稱的能量就可以非常簡單的計算出其實際輸出能量與標稱能量的百分比。公式中實際放電容量為測試儀器所測出的實際數(shù)值,放電電壓為測試儀器在整個過程中記錄放電電壓的平均值。
移動電源在放電或者工作的狀態(tài)下,其內部電路板以及電芯本身都會將一部分電能轉換成熱量,這份熱量的存在可以影響到移動電源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所以我 們認為移動電源的發(fā)熱量也應該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參數(shù)。根據(jù)鋰電池自身的化學特性,多數(shù)鋰電池的正常工作溫度都在0-50度左右。
電源放電熱成像測試
散熱孔
此次中我們使用一個工業(yè)用紅外熱成像儀對每個移動電源在放電1小時候進行外殼熱成像測試并記錄下了溫度值。由于移動電源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對鋰電池的使用壽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很多產品機身上都設計有散熱孔,而金屬材質的移動電源因其導熱性較好的特性,在散熱性能方面是超過塑料材質外殼移動電源產品的。
總結:
根據(jù)上面我們知道,選擇移動電源,如果從產品容量上來說,移動電源越大,相對來說還是好一些。畢竟容量大,只要不是虛標,是用A品電芯,那么容量大是評定移動電源的一個關鍵。
從個性需求上來說,個人選擇移動電源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個性需求,選擇一些個性化的產品。這樣不但是把移動電源當作續(xù)航的利器,同時也可以當成是一個裝飾品,可謂是一舉兩得,又何樂而不為?
歸根到底,回答用戶的問題,購買移動電源的時候,主要是考慮使用什么電芯?是哪個廠家的?使用什么保護板,轉換率有多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