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發(fā)光效率發(fā)展動向
LED發(fā)光效率發(fā)展動向
LED背光模塊能夠迅速擴展應用范圍另一項要因,是LED背光模塊單位耗電量能獲得很高的輝度,亦即單位瓦特的發(fā)光流明數lm/W 。如圖2所示LED背光模塊的光源可分為下列四種:
?擬似白光LED
基本上它是由藍光LED與黃色熒光體所構成,動作時利用互補原理產生白光,這種型式的LED結構非常單純,而且發(fā)光效率很高,因此被當作小型LCD的背光光源,廣泛應用在行動電話,缺點是紅色成份的強度較弱。
?近紫外白光LED
它是由可產生近紫外光的LED,與可產生RGB三種顏色的熒光體兩者組合而成,由于它是利用RG三種顏色混合變成白光所以色再現性很高,不過這種白光LED基于紫外光會使用率封裝樹脂與熒光體劣化等考量,因此必需另外開發(fā)抗紫外光的樹脂與熒光體。
?單體RGB白光LED
由于單體RGB白光LED可針對各單體LED設計散熱結構,因此較容易獲得高輸出效果,不過RGB單體LED的芯片物理上彼此相隔,所以必需設計專用的導光路,使RGB單體LED的光線能均勻混色變成白光,如此才能避免背光照明模塊變厚。
?一體化RGB白光LED
一體化RGB可直接混色變成白光,所以沒有專用導光路與背光照明模塊厚度限制等困擾,不過施加的電流量受到限制,因此不易獲得高輸出效果。
圖2 LED背光模塊常用的LED型式
有關如何改善LED背光模塊的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數lm/W問題,基本上除了提高LED本身的發(fā)光效率之外,如何更有效的取出光線也是關鍵性要點之一,根據以往的經驗顯示,結構簡單的LED反而更容易提高單位瓦特的發(fā)光流明數,例如日本RIGHTS公司利用擬似白光LED與特殊導光板,獲得與傳統(tǒng)冷陰極燈管背光模塊相同的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數;日亞化學則利用一體化RGB白光LE,試作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塊,它的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數大約是傳統(tǒng)冷陰極燈管背光模塊的80%左右,如果改用單體RGB白光LED,由于必需透過混色用導光路才能產生白光,所以每瓦的發(fā)光流明數相對較低。整體上若以2003年的技術水準而言,日本RIGHTS公司的LED背光模塊的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數,大約是傳統(tǒng)冷陰極燈管背光模塊的1/3~1/2左右,換句話說今后除了必需提高LED本身的發(fā)光效率之外,也必需設法改善LED背光模塊的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數(圖3)。
圖3 LED背光模塊的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數
圖4是LED發(fā)光效率的進化經緯,由圖可知過去2~3年LED的發(fā)光效率每年大約提高2倍左右,不過未來是否能持續(xù)保持如此高的成長倍數雖然令人質疑,不過大部份的日本LED廠商卻認為未來2~3年LED可望持續(xù)維持上述水準,而且2005年時的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數應該可以達成幾乎與冷陰極燈管相同的50lm/W水準,事實上以擬似白光LED領先的日亞化學,早在2002年就已經達成60lm/W的實驗室成果,相較之下豐田合成則因50lm/W的發(fā)光效率問題,頓時陷入擬似白光LED與近紫外白光LED選擇的迷失;而德國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正式則宣布加入液晶背光源開發(fā)行列,同時將發(fā)光效率定為50lm/W。有關RGB白光LED的發(fā)光效率未來發(fā)展動向,基本上日亞化學推測RGB白光LED的發(fā)光效率是擬似白光LED1.2倍左右,有關2005年以后的預測雖然涉及許多要因,不過日亞化學認為應該可達到70lm/W的水準,卻不易超過70lm/W以上。
圖4 LED發(fā)光效率的發(fā)展經緯
LED業(yè)者為提高LED的發(fā)光效率,所以非常長久以來一直很熱衷LED結構的改善。有關如何提高LED的發(fā)光效率,基本上各廠商思考模式幾乎完全一致,換句話說提高LED的發(fā)光效率,基本上取決于如何將發(fā)光層產生的光線取至LED外部,因為光層產生的光線會在組件內部反復反射,甚至會被組件吸收轉化成熱能,為了抑制光線的多重反射,因此各廠商著手進行基板與電極的形狀改善,例如德國OSRAM將SiC基板的端面傾斜放置,接著制作凹凸狀電極,藉此改變光線的入射角,達到抑制光線反射的效果,該公司計劃未來將組件上下反轉進行flip chip連接,同時在發(fā)光層設置mirror使光線能朝前方集光(圖5);日亞化學則是使在藍寶石基板表面形成凹凸狀藉此散亂光線,同時采用網狀電極增加電極部位的取光效率(圖6)。
圖5 OSRAM的GaAlP系LED改善組件結構,提升取光效率
圖6 日亞化學改善組件結構,提升取光效率的方法
如上所述促成LED背光模塊進步的原動力,除了LED光源本身的發(fā)光效率獲得大幅提升之外,導光路的最佳化設計也是具有決定性的影響。LED背光模塊的導光路比傳統(tǒng)背光模塊更容易設計,因為改變發(fā)光組件的構造,可使光線輕易朝相同方向集光,所以可以省略反射膜片(Reflector Sheet)等光線均勻化組件,根據實驗結果顯示發(fā)光效率只有冷陰極燈管1/2的擬似白光LED,若搭配最佳化設計的導光路,亦可將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lm/W),提升至與冷陰極燈管相同水準。值得一提的是單體RGB白光LED的場合,為了使各單體LED產生的光線能均勻混色變成白光,所以必需使用類似圖7所示的特殊設計的導光路。
圖7 使用RGB三色的背光模塊
LED背光模塊若能克服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lm/W)的問題,液晶面板就可以因LED背光模塊的「高色再現性」與「高速反應」等特征獲得充分的發(fā)揮。
※ 為了徹底追求第(1)項高色再現性,直接使用RGB芯片(chip)的發(fā)光色混色變成白光,比利用熒光體產生白光的擬似白光LED更有利,因此日本三菱利用RGB三色LED制作NTSC比高達104.4%的液晶顯示器,它的色再現性甚至超越同等級的CRT顯示器。雖然使用熒光體的擬似白光LED的紅光成份較弱,不過利用RGB三種熒光體發(fā)光的近紫外白光LED,卻可獲得RGB成份相當均衡的光線,因此可以彌補上述紅光成份偏弱的缺點。事實上豐田合成已經開始小量試作亮度與擬似白光LED相同的近紫外白光LED,2003年9月則正式進入大量生產階段(圖8)。
圖8 使用熒光體的白光LED頻譜
※ 有關第(2)項高速反應,如上節(jié)介紹的韓國三星SDI的的Field Sequence液晶面板,已經證實利用RGB三種LED,可以取代高單價的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而且LED的發(fā)光特性穩(wěn)定,點燈熄燈的反應速度是以ns計算,它的點燈熄燈反應速度比傳統(tǒng)冷陰極燈管的10ms足足減少三位數,如果搭配高速液晶時可獲得無切換時差的全彩顯示(Full Color Display)效果。此外LED的點燈熄燈特性對in pulse驅動方式非常有利,因為in pulse驅動方式可以改善動態(tài)影像境界部位常見的影像模糊現象,不過光源的反應速度如果太慢的話,就無法使上述效果獲得充分發(fā)揮,而LED的高速點燈特性正好符合如此的需求。
雖然LED背光模塊具備許多優(yōu)點,可是始終無法普及化,主要原因是LED背光模塊的成本居高不下,例如23吋液晶電視用LED背光模塊,如果使用單體RGB白光LED時,2003年的制作成本是傳統(tǒng)冷陰極背光模塊的2.5倍(圖9),LED光源的成本則是冷陰極光源的10倍,使得LED背光模塊的優(yōu)勢只剩下不需使用耐高壓轉換器(inverter)一項而已。為了達成2006年LED背光模塊的成本與傳統(tǒng)冷陰極背光模塊相同的目標,LED光源的成本必需降至1/6以下,同時大幅提高LED的發(fā)光效率減少使用顆數,才能全面取代傳統(tǒng)冷陰極背光模塊。
圖9 LED背光模塊的成本分析
圖10是德國OSRAM公司針對30吋液晶電視開發(fā)的低成本Xe平面Lamp結構,由于它是平面光源因此不需使用導光板與擴散膜片(Diffuser Sheet)。Xe平面Lamp是利用脈沖電壓激發(fā)Xe(Xenon)氣體,將紫外光轉換成可視光,雖然它的發(fā)光效率只有傳統(tǒng)冷陰極燈管的1/2,不過由于Xe平面Lamp無導光板的光損耗,所以單位瓦特發(fā)光流明(lm/W)特性與冷陰極燈管相同。Xe平面Lamp最大特征是它的壽命是冷陰極燈管2~3倍,而且更不會因為高溫加速發(fā)光特性劣化,或是紫外線造成背光模塊周圍塑料組件老化。根據OSRAM公司表示Xe平面Lamp的輝度半衰期為10萬小時,而且色度變化非常小,-300C~+850C時的輝度幾乎維持不變,點燈時的站立時間低于5ns。早期的Xe平面Lamp價格比冷陰極燈管的貴2~3倍,因此OSRAM公司采取四項對策,試圖藉此降低Xe平面Lamp的制作成本,這四項對策分別如下:
(一).在front glass制作圓錐形凹槽取代spacer。
(二).降低玻璃基板厚度。
(三).改采spray方式涂布熒光體。
(四).取消誘電體結構。
該公司已經在2003年小量生產,預定2005年開始大量生產,30吋等級的價格為100~120USD,一般認為該價格相當具體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