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低漏失LDO實現(xiàn)低電壓的WLED驅(qū)動方案
白光發(fā)光二極管(WLED)已受到廣泛應用,主因在于WLED可用于提供可攜式電子產(chǎn)品顯示器的背光。一般認為單一WLED需要4伏特的驅(qū)動電壓,由于鋰電池提供3.6伏特的電壓,因此一般業(yè)界認定需要升壓轉(zhuǎn)換器(Step-up Converter),才能以單顆鋰電池進行WLED的供電,因此許多IC都可用于驅(qū)動WLED,其中大部分需要外部電感或飛馳電容器(Flying Capacitor),才能將電池電力提升到足夠的電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21944.htm由于WLED技術日漸成熟,因此正向電壓的需求逐漸減少,目前有許多LED的一般正向電壓(VF)範圍介于3.2~3.5伏特,最大範圍則介于 3.7~4伏特之間。資料表通常針對大約15~25毫安培的LED電流指明這類電壓。本文探討較低電流的應用,以及這些應用如何影響WLED的正向電壓,文中也以德州儀器(TI)全新的LED驅(qū)動器TPS75105為例,說明如何以較小體積與較低成本有效驅(qū)動這些較低電壓LED。
透過I-V曲線 辨析WLED應用正向電壓
WLED與其他標準p-n接面二極管類似,必須有足夠的正向電壓才能導電。當電壓超過臨界值時,會以WLED的正向電壓提升正向電流。圖1顯示兩個WLED的一般I-V曲線。
圖1 一般WLED I-V曲線
判讀此圖相當容易。在一般二極管I-V曲線上,當電壓超過臨界值時,電流便會隨著電壓急遽提升。圖1a顯示裝置的一般正向電壓經(jīng)指定為3.2伏特,正向電流為20毫安培,處理過程及溫度變化中最高出現(xiàn)3.7伏特。從中可看出應用需要升壓直流對直流(DC-DC)轉(zhuǎn)換器,才能以單顆鋰電池的3~4.2 伏特輸出驅(qū)動WLED。然而,實際狀況并非如此。以5毫安培WLED電流應用為例,圖1a的曲線顯示驅(qū)動5毫安培所需的正向電壓大約是2.9伏特,此遠低于資料表顯示的驅(qū)動20毫安培所需一般電壓,因此,只須使用3.6伏特鋰電池即可驅(qū)動2.9伏特輸出電壓,完全毋需升壓轉(zhuǎn)換器。
WLED的規(guī)格涵蓋批次間程序及製作變化的一般值及最大值,資料表提供的I-V曲線通常是元件符合一般規(guī)格的情況,雖然曲線形狀對于製作的各零件都有效,然而視個別裝置的不同測試條件,曲線會偏右或偏左。若使用前例中相同零件編號的其他LED,在一般測試條件(20毫安培正向電流)下測出的正向電壓為 3.7伏特(額定上限),此電壓比一般裝置高出0.5伏特,這表示需要3.4伏特(2.9伏特加上0.5伏特)的最大正向電壓,才能以5毫安培驅(qū)動此WLED。根據(jù)應用的截止電壓,毋須使用升壓轉(zhuǎn)換器,便能夠以5毫安培驅(qū)動這個特殊WLED。藉由這項技巧可判斷任何應用的最大正向電壓。溫度變化影響LED特性
某些應用要求WLED在極端溫度的較嚴峻環(huán)境下運作,溫度變化會影響LED特性,但是對于低電流與高電流的影響并不十分強烈。圖2中來自一般WLED資料表的圖形顯示正向電壓與溫度兩者之間的關系。
圖2 正向電壓與溫度之間的關係(日亞NSSW100CT)
此圖顯示溫度的關聯(lián)性隨著電流與正向電壓的增加而更為顯著。此外,一旦溫度升高,正向電壓便會降低。5毫安培曲線顯示,從室溫(25℃)變化至額定上限溫度(85℃)時,正向電壓大約降低0.1伏特,判斷所需的正向電壓時,應將此納入考量,不過其中的影響不甚明顯。若特定應用要求在極寒冷的環(huán)境下驅(qū)動LED,則正向電壓增加時,會降低低輸入電壓的亮度。
實現(xiàn)極小型LED驅(qū)動器 解決方案
一般驅(qū)動多重WLED的方法是將這些WLED串聯(lián),然后以電感升壓轉(zhuǎn)換器或電荷泵浦驅(qū)動串聯(lián)串列,對于需要較高正向電壓的較高WLED電流而言,此為絕佳的方法。然而,如前所述,并不是所有的WLED驅(qū)動器應用都需要升壓轉(zhuǎn)換器,低電流WLED應用的較簡易且較低成本驅(qū)動器為極小型TPS75105 LED驅(qū)動器IC。
TPS75105屬于線性電源,包含極低的28毫伏特漏失電壓,適用于驅(qū)動分為個別兩組的四個平行WLED,此裝置在個別啟動的兩組中提供四個2%相符電流路徑,採用極小型9球1.5平方毫米晶圓級晶方尺寸封裝(WCSP),毋需任何外部元件,即可使用預設電流輸出,因此體積縮小為1.5平方毫米。圖 3顯示TPS75105的應用電路。
LDO實現(xiàn)低電壓的WLED驅(qū)動方案" style="border: none; vertical-align: mi
電荷放大器相關文章:電荷放大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