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輸注液準備流程RFID技術之應用
(2)受限于化療調配室現場空間狹隘,因此,選擇以天線內建于讀取裝置的讀取器及體積小的RFID印表機為考量重點。
(3)因為藥品還未貼用RFID標簽,甚至還未貼用條碼,因此,本概念驗證先規(guī)劃藥瓶條碼標簽的使用,結合RFID員工證及病患RFID手環(huán),探討條碼與RFID的整合應用,驗證系統(tǒng)主要在建立病患化療用藥所需針筒的使用系統(tǒng),完整紀錄針筒的調制狀況,并即時發(fā)送警示訊息。
3、驗證指標擬定
本概念驗證在選擇合適的標簽與讀取器時,需要達成以下的驗證指標:
(1)配藥單簽署時間從2分鐘/件手動填寫縮短成0.2分鐘/件自動感應
(2)護理人員查詢核對效率從3分鐘/件縮短為0.5分鐘/件
(3)通知領用從藥師電話通知改成系統(tǒng)自動通報
(4)當讀取單個標簽時,可100%辨識
實作驗證雛形
第一階段基本性能驗測
第一階段共測試6種HF貼紙標簽,5種廠牌,共七款讀取器(3款為USB接口,2款應用Bluetooth傳輸,1款為PDA,以上讀取器天線為內建式,另一款為RS232/Ethernet接口,天線為外接式)。重點結論如下:
標準ISO標簽貼附針筒時,標簽曲面愈大,感應距離縮減幅度愈大,縮減幅度在15~50%左右。
目前所測試的讀取器,內建感應天線尺寸都不是很大(大部分為標準ISO卡片大小,甚至更?。?,因此較不適合應用于一次讀取多個標簽。
測試采用的生理食鹽水,并不影響RFID感應距離。
塑膠避光袋既使內裝針筒,并不會影響袋外RFID標簽的感應。
通知領取輸注藥品時則用外接式平板天線(約為A4大小),標準ISO卡片大小的標簽可以感應到30cm遠,因此可用來感測多個避光袋。
小型標簽黏性均不佳(也許是3cc針筒曲面太彎所造成或是標簽材質太硬),靜置一段時間后標簽均會發(fā)生邊緣翹起與針筒分離情形。
第二階段情境驗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