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1300 PCI-XIO口的UART和USB接口設計
關鍵詞:TM1300 PCI-XI0口 UART接口 USB接口
引言
Trimedia集成電路是Philips公司新近推出的針對多媒體應用的一種高性能DSP,它能夠進行高質量的視頻和音頻處理。TM1300是Trimedia系列產品之一,它的核心是32位處理器,能夠進行32位線性尋址,尋址能力可達4GB,含有128個通用寄存器。Tm1300核心處理器采用的是VLIW(超長指令字)結構,可以在每一時鐘周期內同時進行5個操作,VLIW結構還可以減少處理器的工作量。TM1300支持16KB的數據高速緩存和32KB的指令高速緩存,并且數據高速緩存是雙端口的,允許同時雙向接入。
TM1300有別于一般的通用DSP,它有專門的視頻接口、音頻接口和PCI、SSI(同步串行接口)等豐富的外設接口。在本設計前,已經利用TM1300上的SSI接口實現了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接口板和E1接口板,利用片上PCI接口實現了以太網接口,并實現了PSTN、DDN和以太網上的視頻傳輸。本文改進了參考文獻中的URAT實現方案,利用TM1300的PCI-XIO接口實現串行通信接口和USB接口,系統(tǒng)框圖如圖1所示。
1 硬件設計
TM1300集成了一個符合PCI 2.1的PCI接口,總線數據寬度為32位,最高時鐘頻率可達33MHz,峰值吞吐率可達132MB/s。TM1300還通過XIO總線控制器在PCI接口上擴展了一個XIO接口。通過XIO接口,TM1300可以方便實現對8位簡單外設的無縫連接。本文設計的硬件實現主要就是基于XIO接口,下面將對其進行詳細介紹。
圖2
PCI-XIO總線提供了TM1300與普通PCI外設和簡單8位外設的無縫混合連接。它提供以下特性:
*完全的PCI 2.1特性(32位,33MHz);
*簡單的非復用8位數據,24位地址XIO總線,支持68K、X86控制信號;
*內部或外部可編程時鐘源;
*0~7個可編程等待周期以適應慢速XIO設備;
*支持單字節(jié)讀寫和DMA讀寫。
圖3
PCI-XIO總線控制器包括一個可編程的MMIO寄存器:XIO_CTL。其中使能位(7)為1時,允許XIO總線操作;高6位(31:26)定義了XIO空間的基地址;時鐘頻率位(4:0)用來定制內部時鐘;等待狀態(tài)(10:8)用來支持慢速外部XIO設備操作。
TM1300初始化后,PCI-XIO總線默認為普通PCI模式。若MMIO里XIO-CTL寄存器的使能位被置位,并且TM1300尋址到XIO地址空間,XIO總線控制器就被激活。
從圖2可以看出,TM1300利用PCI BIU訪問XIO總線,TM1300訪問XIO總線的地址格式如圖3所示。
在XIO邏輯激活期間,PCI-XIO接口把PCI中斷信號PCI_INTB復用為XIO總線全局使能信號CS;把PCI的命令/比特使能信號PCI_C/BE0和PCI_C/BE1分別復用為XIO總線的讀使能信號RD和寫使能信號WR;把PCI/C_BE2復用為數據鎖存信號,用于地址線與數據線復用的環(huán)境;PCI的時鐘信號PCI_CLK可在XIO總線操作期間為PCI總線接口單元(BIU)提供由TM1300內部高速時鐘分頻而來的可編程時鐘;其它PCI控制信號則由XIO總線控制器負責與PCI BIU進行交互。
1.2 基于PCI-XIO的接口實現方案
通過上述介紹不難看出,PCI-XIO接口的8位數據線無疑是TM1300連接8位外設ST16C550和USBN9604的理想橋梁。
串行接口的實際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本文選用比較常見的ST16C550芯片。ST16C550是可編程的通用異步接收/發(fā)送器,工作在3.3V或5V,內部收發(fā)均有16個字節(jié)FIFO,能實現數據的串行與8位并行之間的轉換,支持異步通信協議。片內有時鐘產生電路,最高工作頻率24MHz,波特率可以從50bps~1.5Mbps.ST16C550可以為應用于遠程通信系統(tǒng)中的調制解調器提供控制信號,并接收和記錄調制解調器的狀態(tài)信息。
本文所選用的USB接口芯片USBN9604是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司設計生產的一款新型的USB通信控制芯片,支持全速傳輸,可滿足USB1.0和USB1.1協議。它具有8位并行接口,可支持DMA、MICROWIRE。其主要特別如下:工作頻率為48MHz,芯片內部有倍頻電路;可編程產生不同的接口(SIE),可實現USB物理層和信號協議層的轉換;帶有7個端點的USB功能控制器,每個端點對應一個FIFO;內部有64個映射到內存的寄存器。
圖5
在TM1300通過XIO口對USB芯片進行讀寫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時序問題。雖然TM1300的XIO接口和USB芯片能夠實現硬件上的無縫連接,但兩者在讀寫數據的時序上并不匹配。TM1300在發(fā)起XIO總線讀寫操作時,在片選信號有效期間,地址和數據是同時發(fā)向USB芯片時;而USB芯片需要先接收一個地址,再對相應地址讀寫數據,地址與數據是分時的。對于TM1300的讀寫操作,USB芯片無法將地址和數據區(qū)分開來,即兩個芯片的讀寫時序不匹配。本文利用TM1300的PCI_AD0引腳來控制USBN9604的A0,當PCI_AD0為1時,表示寫入USBN9604的是地址;當PCI_AD0為0時,表示真正的數據通信。具體的編程語句如下:
void write_usb(BYTE address,BYTE data)
{xioWrite(USB基地址+0x000001,address);
xioWrite(USB基地十+0x000000,data);}
BYTE read_usb(BYTEaddress)
{xio Write(USB基地址+0x000001,address);
return(BYTE)xioRead(USB基地址+0x000000);}
對UART的讀寫,則不用考慮時序問題,使用如下語句即可。
xioWrite(UART基地址+UART寄存器地址,data);
TM1300除了內部模塊中斷之外,還提供了5個外部中斷輸入引腳:PCI-INTA/B/C/D和TR1_USERIRQ,前四個中斷引腳推薦為電平觸發(fā)模式,在不用作中斷輸入時,可以配置為通用I/O引腳,TRI_USERIRQ適合于電平觸發(fā)或者邊沿觸發(fā)模式。
在本文的硬件設計中,PCI-INTB在PCI-XIO總線激活時,作為XIO總線的全局使能信號;UART芯片利用TRI_USERIRQ引腳向TM1300發(fā)中斷請求;PCI-INTD用于UART通信接口板上USB芯片的中斷請求;PCI-INTC保留未用,可用作以后的擴展。
由于ST16C550的中斷輸出引腳和TM1300的TRI-USERIRQ中斷輸入引腳都工作在正邏輯模式,兩者可以直接連接。對于ST16C550這樣可以同時發(fā)生多個中斷條件的外部設備,INT-USERIRQ應該工作在電平觸發(fā)模式。
1.4 PCI-XIO總線復用
本文設計的硬件系統(tǒng)中,通過PCI-XIO總線連接到TM1300的外部設備有三個:Flash、ST16C550和USB9604。為了這三個設備能夠同時正常工作,必須加入地址譯碼芯片以復用PCI-XIO總線。
由于Flash占用4MB的地址空間,可以考慮將16MB的XIO空間劃分為4個4MB的地址塊,利用XIO地址線的高2位作地址譯碼。
本文選擇的地址譯碼芯片是常見的三-八譯碼器,原理圖如圖7所示。這里將XIO總線的全局使能信號PCI-INTB作為74138的使能信號。XIO邏輯激活期間,XIO地址線AD[23、22]的值決定了三個外部設備中的一個片選信號有效。由圖7可見,Flash的基地址為0x000000,USB9604的基地址為0x800000,ST16C550的基地址為0xC00000。
2 總結
本文通過PCI-XIO接口為TM1300硬件平臺實現串行接口和USB接口,在硬件上實現了帶有串行通信接口和USB接口的TM1300編碼板。
接下來的工作是為TM1300實現一個WLAN通信接口,使得以TM1300為硬件平臺的編碼器可以用于高速無線網絡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