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軟件在數控加工中的應用
只有最適用的才是最好的。滿足前置處理和后置處理等基本功能的CAM軟件有多種,每一種都有自己的不同特點,我們應廣泛了解和對比,以滿足需要為前提進行選擇。
選擇時,除價格因素外,還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1.操作使用的方便性
一致友好的操作界面及簡潔實用的操作方法,對于使用者來說是無形的幫助。Windows系統操作風格的軟件,不用培訓就可以摸索著進行操作,要比Unix系統上的軟件容易學習和使用。為此首先應注意軟件的安裝對操作系統及硬件的要求,其次,軟件功能及操作的簡潔一致非常重要。
2.集成化程度
不少CAM軟件是CAD/CAM的集成,通常由多個功能模塊組成,如三維繪畫、圖形編輯、曲面造型、數控加工、有限元分析、仿真模擬、動態(tài)顯示等。這些模塊應該以工程數據庫為基礎,進行統一管理,這樣既保持了底層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實現了數據共享,又節(jié)約了系統資源和運行時間。
3.CAD功能
性能完善的CAM軟件的CAD模塊是一個高效的造型設計工具,應具有參數化設計功能、三維實體模型與二維工程圖形相互轉化并關聯的功能。當然,還要考慮與其他CAD/CAM軟件的兼容性,注意軟件所帶的圖形文件接口,能支持哪幾種圖形文件轉換,能否從其他系統順利讀取圖形文件,或將本系統的圖形文件傳送到其他系統。
4.CAM功能及檢測
CAM軟件的CAM功能應能提供一種交互編程并產生加工軌跡的方法,它包括刀具路徑、刀具參數、切削參數設置等內容。CAM功能檢測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建立二維和三維刀具路徑的難易程度;(2)加工方法的多樣性;(3)刀具路徑是否易于編輯和修改;(4)是否具有刀具和材料數據庫,能否自動生成進給速度和主軸轉速等切削參數;(5)有無內置的防碰撞和防過切功能;(6)能否手動調節(jié)機加工參數及缺省值;(7)能否對加工過程進行模擬和估算加工時間。
5.后處理程序及數控加工代碼的輸出
一般的CAM軟件利用后處理程序提供用戶化的數控加工代碼的輸出,使用戶能夠靈活地將NC程序用于不同的數控系統。選擇軟件時,應了解以下幾方面:(1)提供哪些后處理和數據加工程序,是否包括線切割、電火花、車削或多軸數控加工編程的后處理程序;(2)后處理輸出的加工程序能否細調,以使數控加工代碼的輸出符合用戶的要求;(3)能否將NC程序反向處理,顯示刀具路徑。
四、可發(fā)展性、升級方法和技術支援
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過去只有在工作站及Unix系統上才能運行的CAM軟件,隨著個人計算機性能的提高及Windows操作系統的發(fā)展,已大部分移植到個人計算機上來,提供了Windows版本;過去只支持三軸聯動的,現在已支持四軸聯動、五軸聯動;過去在單機下運行,現在能支持網絡數據共享或傳遞,開放型的結構不僅便于用戶進行二次開發(fā),同時也使軟件系統本身能夠不斷地擴充與完善,因此選擇CAM軟件時,還要考慮是否具備技術的前瞻性,系統的可擴充和長遠發(fā)展。
五、結論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CAM軟件,將會在數控加工中事半功倍,更加充分發(fā)揮數控加工的優(yōu)越性,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實現設計制造一體化和生產系統的集成,提高整體生產水平。
所有的這一切都為本行業(yè)今后的工業(yè)企業(yè)戰(zhàn)略東移、建設中國一流的精密機床及輔機的研究與開發(fā)中心和生產基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能夠使本行業(yè)已有的這些計算機輔助制造軟件和現有的CNC金屬切削機床更好地結合起來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建議有關部門的領導層,就計算機輔助制造軟件在數控加工中的應用這一課題,專門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小組的成員店由技術中心的資深工程技術人員和機加工車間中有經驗的CNC機床的操作人員組成。這個工作小組應由一名主管技術的廠級領導來直接負責,在此基礎上,使企業(yè)在打造一流機床研發(fā)中心和生產基地的進程中邁出堅實的步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