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納米壓印技術實現光譜儀由大型科研儀器走向便攜應用
光譜,被視為物質的“指紋”,是各類物質與生俱來的“身份證”,而光譜儀就像一雙分辨光波的“眼睛”,通過準確測量物質“指紋”,“一眼洞穿”其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
近期,利用光譜原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副研究員林慧成功研發(fā)了一系列面向食品、藥品、照明檢測的超微型光譜儀,實現了光譜儀由大型科研儀器走向便攜應用的轉化。
林慧團隊從古代活字印刷術中獲得靈感,發(fā)明了用于曲面的柔性納米壓印技術,改進了關鍵器件,創(chuàng)新性地將光譜儀與合成生物學大設施、爬壁機器人等新領域結合,碰撞出全新應用場景。
集成所精密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慧
自然界中的太陽光、人造日光燈發(fā)出的光,都是由幾種單色光合成的復色光。將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光柵,是光譜儀運轉的關鍵。
用光譜儀測量物品的反射或透射光,將復雜成分的光分解為光譜,然后通過數據分析,就可以知道物品的成分?!捌渲泄鈻畔喈斢诠庾V儀的‘心臟’,是核心器件。”林慧表示,他們的研究就是從光柵上下功夫。
林慧團隊研發(fā)的曲面光柵
團隊在研發(fā)過程中發(fā)現,與傳統(tǒng)光譜儀使用的平面光柵相比,凹面衍射光柵具有像差校正性能,可以代替多個光學元件,起到簡化光路的作用,推動原本體積較大的光譜儀實現小型化和輕型化。
不過,制作工藝限制了凹面光柵的發(fā)展。凹面光柵的表面刻蝕了微納米尺度的溝槽,而且這些溝槽的間距是不均勻的?,F階段的技術要么通過金剛石刻刀,沿曲面進行步進刻畫,要么通過全息曝光與離子束刻蝕制作,這些都需要依賴昂貴的設備,效率低、成本高。
為解決該問題,林慧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陳世祈老師團隊合作,經過3年研發(fā),發(fā)明柔性納米壓印技術,實現了曲面光柵的高效印刻。
所謂納米壓印,可以形象地理解為古代的活字印刷術。柔性壓印則是采用硅橡膠等材料作為軟模板,先制作帶有光柵圖案的軟模板,再通過模板的變形與曲面貼合,從而實現圖形從平面向曲面的轉印。
目前團隊已經完成了柔性納米壓印機的樣機開發(fā),在實驗室內實現了高效、靈活的柔性/曲面微納結構制作。據了解,該技術在曲面屏、AR顯示等消費電子產品中也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轉載自MEM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