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重要不重要?全看用不用得到
深諳生存智慧的成熟國人大抵都是喜愛講究中庸之道的,尤其是在評價人、事、物時,最喜歡中和的調調。比如評價數(shù)學到底重要不重要時,他們會先說,“學會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數(shù)學很重要,”然后再加個“但是”繼續(xù)說,“對大部分電子工程師來說,數(shù)學其實用不到,所以不重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01907/402650.htm但是,真的用不到嗎?不久前,我還和一位同事-楊工-結合著我們的日常工作和人生規(guī)劃辯論過這個問題。
1
楊工,三十左右,理著短短的板寸,一頭精明強干的樣子。那天午后,閑來無事,我跟他念叨起了大學時代高數(shù)考試的高光歲月。
“當時考試時間兩個小時,我三下五除二地把題答完,徑直走到教室前面交了卷。把坐在前面的我們同寢的一個同學嚇了一大跳,他趕緊抓起放在桌上的手表看了一眼,然后帶著憤憤然的眼神把我掃了一眼。”
我神氣得像一只小公雞一樣,得意洋洋地打量了一下楊工,看他沒有反應,也不等他說話,兀自把稱心如意的甜滋滋的談話繼續(xù)下去:“事后他對我說,看到還剩下一個小時的答題時間,心登時放到肚子里了,看到我這么快交卷,又有些不服氣,心想答題那么快,肯定會馬虎出錯。結果你猜怎么著?100分的滿分,我考了97分!”
午后酒足飯飽,手舞足蹈地吹了一陣牛,再看著楊工臉上不斷堆積起來的笑意,我感覺幸福極了。哪知楊工一聲不響地站了一會兒,悠悠地、拉長著聲音拋出一句話來:“數(shù)學學那么好,有什么用?。 ?/p>
恩?有什么用呢?楊工這一針見血的話驚得我虎軀一震,自我陶醉戛然而止。
雖說楊工的話破壞氣氛,還有些刺耳,可是仔細想想,我之前數(shù)學學得那么好,除了好多年前考試拿高分,可以在這里吹一番牛以外,真的還有什么用嗎?
筆者一向是具有自省精神的,研究生畢業(yè)后從業(yè)一十三載,寫過的代碼千千萬,看過的電路萬萬千,可是,仔細想想,哪里用到過大學時代的數(shù)學知識呀!工作中當然有時也要算個數(shù)啥的,有時還要解個方程,但是所用到的都是小學、初高中時的數(shù)學知識。
想來還真是諷刺,筆者考研時,數(shù)學150的滿分考了個136。讀研時同門師兄弟們抱著C語言的書在啃,在實驗室編程序,而我卻泡在圖書館里學小波變換,所以剛畢業(yè)時,數(shù)學水平很高,C語言水平很差??墒堑搅爽F(xiàn)在,C語言基本上成了我吃飯的家伙,不說爐火純青吧,也對得上“精通”二字,而數(shù)學呢,大學時代的微積分、矩陣變換,早就還給老師了。
當時對數(shù)學念茲在茲,對C語言滿心鄙夷,十來年的光景下來,現(xiàn)在C語言成了心頭最愛,數(shù)學卻被棄若敝屣。是我太薄情,還是世道變化太快?
看到一句話就把得意洋洋的我打蔫了,楊工感到很滿意。他正欲轉身離去,我卻突然想起來多年前我們公司請的一個客座教授來。
他的親身經(jīng)歷把數(shù)學的重要性凸顯地淋漓盡致,于是我拉住楊工,和他講起姜教授的故事來。
2
多年前,全國上下刮起了一陣風,講究外來的和尚會念經(jīng)。國家層面出臺了一些措施,鼓勵海外的學術大拿們回國支持國家發(fā)展,我省也不例外,以資金支持的方式鼓勵科研類的企業(yè)招聘海外的客座教授。
本著科技強省的自覺,我司也招了這么一位大牛。當時的我司盡管實力不堪一提,卻不知道從什么渠道找來這么一位大牛-從海外歸來的姜教授。當時我司百廢待興,急需有更高層面的專家指導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姜教授每年大概過來兩三周的時間,具體來干啥,當時的我只是個小兵身份,未知其詳。但是機緣巧合,我十分幸運地參加了一次公司接待姜教授的飯局。
姜教授當時穿著一件很合身的格子襯衫,保養(yǎng)得很好的面容上布滿了志得意滿的笑容,從他那抑揚頓挫的腔調中,從他那龍飛鳳舞般的侃侃而談中,都流露出一種高于在座各位的優(yōu)越感,和與眾不同的神氣來。
恩,符合“海外歸國教授”的氣質!
席間,推杯換盞,酒興正酣,姜教授卻突然冒出一句沒頭沒腦的話來:“誰能想得到,我的本科是在三流院校讀的,而且是冷門專業(yè)!”
聽到這句毫無來由的話,敏銳如我,馬上意識到姜教授要開始吹牛皮了。但是一看,旁邊的老總一時間猝不及防的樣子,只是張著空洞洞的大嘴巴看著姜教授。我只好迎著姜教授的目光送去亟待下文的神情。
姜教授很滿意地掃了我一眼,然后就帶著七分酒意,包含著憶苦思甜的深情,講起了自己的奮斗史。
3
原來,這位在美國拿到了博士學位,在一所美國的大學拿下了教授職稱的大拿,高考發(fā)揮失常,本科上的只是江蘇的一所三本院校,而且不是后來他所從事的計算機專業(yè),好像是冷門的材料專業(yè)。
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高考失敗,上著三流的本科,被調劑到冷門的專業(yè),除了自怨自艾之外,便只能隨波逐流了。但是大拿不一樣,他就像是被命運撞了一下腰,空投山頂失敗,那就從山腳爬上去!
大拿的斗志被點燃了,上大學后,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熱情傾注到自己所喜愛的數(shù)學上,同學按部就班地點卯上課,他卻成天泡在圖書館里學數(shù)學。到畢業(yè)那一年,大拿跨專業(yè)考研,兵峰所向,乃是國內(nèi)名牌大學的數(shù)學專業(yè)。姜教授孤注一擲,輕松命中,從此開啟了自己開掛的科研生涯。
碩士畢業(yè)后,姜教授去了美國,再次轉專業(yè),這次是炙手可熱的計算機專業(yè)。順利拿到博士學位后,留校當了講師。
大學講師當然只是一個起點,姜教授很快就要謀求教授的席位。姜教授說:“為了拿到教授職稱,我三年內(nèi)發(fā)表了七十多篇論文!”
話音甫落,語驚四座,我的天,三年七十多篇論文,美國評教授很認真的,所以這些還得是能拿得出手的論文??粗覀兒闷娴臉幼?,姜教授倒是也不藏私,于是給我們傳授了寫文章的秘訣:把數(shù)學和計算機應用相結合。其實,很多應用的背后都有數(shù)學理論的支持,在針對這些應用寫論文的時候,把相關的數(shù)學分析加進去,投稿時一投一個準!
看著這位出身三流院校,最終靠著數(shù)學殺出一條血路,在國外留學鍍金,并拿下教授職稱的成功人士,我突然意識到:有些人的才華就像孕婦的肚子,遲早是藏不住的,而這位大牛大肚子中的小蝌蚪,原來是數(shù)學呀!
4
故事講完后,楊工沉思片刻,對我說:“有的電子工程師要評職稱,需要寫文章,從姜教授的秘訣來看,數(shù)學確實很重要。不過,對于電子工程師的日常工作,還是很難找到數(shù)學的用武之地??!”
講真,楊工的話非常中肯,但也有所偏頗。我以為:數(shù)學重要不重要,全看用不用得到。
就拿目前非常熱門的機器學習、人工智能這些香餑餑工作來說,高等數(shù)學、線性代數(shù)、概率論這些都是這些工作的基礎課,沒有這些知識的支撐,肯定進不了人工智能的大門。
再比如自動控制系統(tǒng)設計,雖說大部分都是PID控制,但是畢竟還是有一些有志于提高產(chǎn)品性能,自己做算法的,這時就要用到泰勒級數(shù)、求極值、拉普拉斯變換這些高等數(shù)學的知識。
這些還都是數(shù)學“明顯”有用的例子,除了顯式的用途,數(shù)學還有一些隱式的作用。
比如對寫代碼而言,最重要的是邏輯思維能力,而數(shù)學可以鍛煉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寫代碼時有時也會用到一些算法,這些算法的基礎大多來自物理、數(shù)學,數(shù)學能力強,就能透徹地理解算法并以代碼的方式實現(xiàn)它。
當然,我們都是工程師,顯然都想學好數(shù)學,干點有含量、同時也能得到高收入的工作,但是,上帝哪里有那么公平呢?本來就沒有長那么一顆學數(shù)學的腦袋,再跟風似地叫囂著“數(shù)學很重要,可是貧妾做不到”,這不是自我添堵嗎?
所以,我們要像那湯圓一樣,對外時堅硬無比,“數(shù)學很重要,當然非常重要”,對內(nèi)時又溫柔無比,“貧妾做不到,所以數(shù)學一點都不重要”。
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