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耳穿戴:亞馬遜、蘋果、谷歌爭搶的下一個潛力市場
2016年10月,一群極具影響力的科技巨頭們共同出席了一家名為Doppler Labs的初創(chuàng)公司的產品展示。本次展示參展人員包括微軟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和首席執(zhí)行官Satya Nadella,蘋果互聯(lián)網首席執(zhí)行官艾迪庫伊和蘋果Beats耳機組負責人Jimmy Iovine,以及來自亞馬遜、Facebook、谷歌和騰訊的高級管理人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01808/390179.htm他們體驗了Doppler的預生產版Here One無線耳塞,這款耳塞能夠隔絕環(huán)境噪音,能夠放大房間內指定對象的聲音,甚至能夠作為翻譯機器與他人進行跨語言交流(當時Doppler的一名員工用西班牙語提了一個問題,大約半秒鐘后,耳塞就將問題用英語表達出來了)。
會展結束后,至少有兩家公司出價表示要收購Doppler,但結果沒有一家公司提供足夠高的價格來說服Doppler放棄發(fā)布這項新產品的夢想??上У氖鞘潞?,這款產品的銷售未能一飛沖天,一年后該公司也倒閉了。但故事并沒有結束,在公司宣布倒閉后的幾周內,超過半數(shù)的Doppler頂級技術人員陸續(xù)開始為科技巨頭們工作。
現(xiàn)在,我們已經了解到亞馬遜、蘋果和谷歌都已經開始進行類似的高優(yōu)先級耳機項目,以Doppler的終點為起點,繼續(xù)前進。據消息人士稱,這三家公司的三款產品都致力于將助聽器的實用性與高端耳機的娛樂價值相結合。由于這三家公司已宣布加入醫(yī)療保健計劃,他們可以輕松地給產品添加健康監(jiān)測傳感器,從行走步數(shù)統(tǒng)計到測量氧飽和度,幾乎會涵蓋所有可測量的內容。雖然這款產品可能需要數(shù)年才能問世,但如果這種入耳式計算機能夠讓消費者將沉重的手機留在抽屜中,估計沒有人會拒絕它的魔力。
Doppler前音頻工程主管Gints Klimanis說:“講到底,我們的想法是將人們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轉化為使用我們的耳機產品的時間,智能手機可能永遠不會淘汰,但語音命令和聽覺的結合可能成為未來主要的人機交互方式?!?/p>
亞馬遜,蘋果,谷歌和微軟的發(fā)言人均拒絕對以上內容進行任何評論。
當下為何發(fā)展智能耳穿戴?
在五年的時間里,Doppler和其他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直在努力嘗試通過結合音質、電池壽命和娛樂因素來創(chuàng)造出一款智能耳穿戴,成為大眾市場的掌上明珠。但是為什么各位科技巨頭公司突然就看上了這個想法呢?其原因就是:亞馬遜的Alexa、Apple的Siri、Google智能助理以及微軟的Cortana等個人語音助手突然成為繼iPhone推出觸摸屏以來最大的交互界面革命。
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師Cliff Raskind表示,我們的愿景是未來人們不需要觸碰設備就能使用體驗科技,這個愿景符合了科技的潮流,從而使得智能語音市場成為多年來發(fā)展最快的新硬件市場。預計到2023年,63%的美國家庭將擁有像Amazon Echo或Google Home這樣的設備,遠高于2014年的0.03%和2017年的16%。
Comscore預測,到那時,美國人使用谷歌搜索時大部分時候將會利用語音輸入而不是打字輸入。根據Juniper Research的數(shù)據,響應語音查詢而投放的廣告市場將達到120億美元。這些預測甚至都沒有考慮到未來消費者在使用入耳式計算機后將會獲得更多的在線時間,為科技巨頭提供更多的需求數(shù)據——更不用說未來將會出現(xiàn)無摩擦網購:只要喊一聲“Alexa,買xx?!奔纯赏瓿少徫铩?/p>
未來是“耳朵”的未來
“科技公司可以讓用戶的耳朵做更多的事情,而不單純是聽音樂和打電話,”Satjiv Chahil說道,他是前蘋果營銷主管,近幾年為助聽器制造商Starkey Hearing Technologies提供過咨詢服務?!氨热缣摂M助手能夠全天在客戶的耳邊進行語音提示提供幫助,這能夠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健康?!?/p>
你的耳朵有一些非常有價值的特性。它們距離你的嘴只有幾英寸,所以他們可以比房間內其他的智能語音系統(tǒng)更好地理解你的話語。與你的眼睛不同,即使你睡著了,你的耳朵仍在工作,它們是我們最終的多重任務者。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人在開車時試圖發(fā)短信從而出車禍死亡,但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在談話或口述信息時安全駕駛——即使正在播放音樂,孩子們在后臺聊天。耳朵不在你的正面,因此未來的Jony Ive更容易為耳朵設計出時尚甚至隱形的產品造型而不是眼睛。對比之下大家可以參考下Google眼鏡。
Dolby Laboratories的首席科學家Poppy Crum表示:聽覺交互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通過正確的傳感器和計算機處理,儀器可以判斷您的頭部是指向面前的商店貨架還是指向路邊的廣告牌。如果再添加一個心率監(jiān)測器來測量壓力和一個腦電圖傳感器來分析大腦活動,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知道你在想什么——比如,它可以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你身后的腳步聲。
的確,未來全面的人工智能語音系統(tǒng)理解的不僅僅是我們話語表面的內容。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一家名為Audio Analytic的初創(chuàng)公司已經能夠讓設備能夠識別窗戶破碎或嬰兒哭鬧的聲音。 按照這個速度,亞馬遜不久就可以在聽到咳嗽時向你推送感冒藥的廣告了。
智能耳穿戴面對的挑戰(zhàn)
對于任何希望銷售大眾市場計算設備的公司而言,入耳式智能語音產品也面臨著棘手的挑戰(zhàn)。入耳式智能語音設備要求設備本身必須很小,而且?guī)缀鯖]有重量,同時能夠完美地匹配不同人的耳道,以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證佩戴的舒適感。與此同時,它必須具有足夠的電池容量,至少使用時間要與智能手機一樣長,更不用說電池電力要支持高耗能的無線板塊和板載處理器,另外還有耳垢的問題,以及用戶如何在使用設備時盡量避免搖頭,揮手,耳朵敲擊或自言自語。而且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只有6%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愿意在公共場合與他們的語音助理交談。
然后是人們對佩戴助聽器的反感。美國聽力損失協(xié)會表示,雖然有數(shù)億人對佩戴耳機表示感到很正常,但4800萬可以從助聽器中受益的美國人中只有16%購買了助聽器,而且這些購買的用戶往往已經猶豫了七年。
嚴格監(jiān)管行業(yè)并無幫助。恰恰相反,由于助聽器已被定義為醫(yī)療器械,制造商必須獲得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的產品,消費者需要獲得醫(yī)生的處方并支付費用才能買到助聽器,而且通常沒有保險資助。根據消費者報告,助聽器產業(yè)的利潤率隨著消費增長而不斷增加,五家公司的寡頭壟斷已經能夠主導每年60億美元的助聽器行業(yè),銷售的產品平均每雙成本為2700美元,高端產品甚至達1萬美元及以上。
現(xiàn)在,這個監(jiān)管僵局即將改變。去年8月,國會通過了“2017年OTC助聽法”。當它在2020年8月生效時,公司將能夠在網上或在任何藥店向輕度到中度聽力損傷的人銷售助聽器,就像眼鏡制造商向沒有眼鏡又不想找驗光師的人出售10美元一副的眼鏡一樣。
這開啟了一個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世界衛(wèi)生組織表示,全世界有11億長時間佩戴耳機的兒童和年輕人有聽力損傷的風險。
法律也可能會對該行業(yè)產生巨大影響。突然間,任何發(fā)現(xiàn)自己比他們想象中更容易說“你說什么?”的人都可以走進Walgreens,并以幾百美元的價格購買一臺聽力設備。很可能,他們會在彩色iPhone外殼和FitBits產品旁邊的電子產品貨架上找到它,而不是在的輔助器具或者其他老人產品的貨架中找到。該設備可能根本不作為助聽器銷售,而是作為具有“聽力增強”或“個性化”的藍牙耳機銷售。
“我等待這一時刻有20年了,” Doppler前副總裁KR Liu說,她從三歲起就因嚴重的聽力損失而戴著助聽器了?!澳銚碛羞@些令人驚嘆的公司,可以做出驚人的事情,并擁有品牌化的力量來消除人們對助聽器的恥辱感?!?/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