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電動機的最新動向及應用
1 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01808/387246.htm隨著環(huán)保、節(jié)能問題的不斷深化,迄今為止,由市電恒速驅動電動機的應用中,藉助可變速運轉,實施節(jié)能與改善的運行過程的實例越來越多。
特別是變頻驅動結合感應電動機和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應用,節(jié)能效果和省維護性十分顯著。
在1970—1980 年投資的設備中,由于機器的老化需要更新,繞線式感應電動機及直流電動機將逐步由變頻驅動所取代。而且,由于高壓變頻器的開始普及,在原來應用較少的高壓領域,變頻電動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本文介紹了可變速電動機的變遷,概述了變頻驅動電動機的幾項關鍵技術,以及變頻電動機的應用實例。
2 可變速電動機的發(fā)展過程
電動機的可變速運轉,曾以直流電動機和繞線式感應電動機為主流。1953年面市的變速(VS)耦聯(lián)(Coupling)與籠形感應電動機結合的VS電動機,曾向一般的可變速驅動及起重吊車等應用中大力推廣,但是,直流電動機因向轉子供電需要多個電刷,所以,維護量大;繞線式感應電動機和VS電動機在速度控制時,又存在滑差率成正比的損耗大這一問題。如由鼠籠式異步電動機與變頻器組合,上述問題可迎刃而解。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內外積極開展著節(jié)能工作,尤其是電動機的耗電,約占產業(yè)用全部電能的70%。故對電動機的節(jié)能對策已成為當務之急,日本在2000 年公布執(zhí)行的工業(yè)標準715C4212(高效率低壓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工業(yè)標準)中要求電動機高效率化。而且,從對用戶從事節(jié)能實施的方式進行征詢,結果顯示利用變頻器方法的數量最多,占到64.5%,如圖1 所示。
![](http://uphotos.eepw.com.cn/fetch/20180719/387246_1_0.jpg)
安川公司為了滿足這些節(jié)能要求,1997 年領先于其它公司開發(fā)了轉子上無損耗這一特色的永磁同步電動機,并已產品化。從節(jié)能觀點看,該同步電動機驅動作為新型可變速驅動引人注目,并在以升降機(電梯)為主的應用領域,顯示出強勁的發(fā)展趨勢。
3 變頻驅動電動機的注意點
與采用市電電源操作電動機的情況不同,在利用變頻器驅動的場合下,對包含于變頻器輸出電壓、電流中高次諧波成分的影響,在電動機設計、制造以及應用時,須要從多方面引起重視。下面介紹有關冷卻、諧波電流產生的發(fā)熱、扭曲振動、浪涌(脈沖)電壓以及電腐蝕等問題。
3.1 冷卻
通過變頻器的中變速運轉,有的應用于風扇、水泵等具有平方遞減轉矩負荷特性的流體機械的控制;有的應用于對擠壓機、壓縮機等具有定轉矩特性的機械控制。從電動機的冷卻特性設計上看,前者與市電驅動的電動機是同一結構,而后者考慮了低速下冷卻能力的下降,通常采用外風力的通風型結構,以便提高冷卻性能。
3.2 由高次諧波電流引起的發(fā)熱
用變頻器驅動電動機時,流入電動機的電流含有高次諧波。對此,與市電操作的運轉對比,變頻驅動使電機繞線溫度趨向于升高,提高了5%耀12%。特別在使用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情況下,因高次諧波電流會導致轉子表面及磁體產生渦流損耗,從而引起磁體的溫升,甚至發(fā)生最壞情況,即產生退磁等故障。
變頻器驅動時的高次諧波電流,是這一溫升的主要原因。為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應建立變頻器的PWM(脈寬調制)驅動模型,以反映對諧波電流的分析。安川公司開發(fā)了變頻器驅動時產生損耗的機理分析,以及驅動系統(tǒng)整體模擬分析的技術。圖2 為電流諧波波形分析與實測值的對比分析實例,結果分析值與實測值大體是一致的,具有足夠的精確度。
![](http://uphotos.eepw.com.cn/fetch/20180719/387246_1_1.jpg)
3.3 由高次諧波電流產生的扭轉振動
由變頻器驅動電動機時,因波形的畸變及高次諧波電流產生脈動轉矩,這一脈動轉矩可能會對軸、聯(lián)軸節(jié)、冷卻風扇造成損壞,尤其在半導體開關器件組成的變頻器中容易出現脈動轉矩問題。PWM 變頻器的載波頻率高達數kHz,通常與機械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相差甚殊,故不存在扭轉振動。再者,PWM變頻器驅動時的轉矩分析精度高,容易處置電磁振動和噪音問題。
3.4 浪涌電壓
變頻器的輸出電壓波形,在半導體開關的高速切換影響下,會在電動機端子上產生脈沖波形(過電壓波),峰值約為市電電源峰值的2倍。故相應的電動機的絕緣應力須增加,變頻電動機承受這一脈沖電壓的電線絕緣膜的厚度也應增加。
同時,由于過電壓(浪涌電壓)波的重疊,產生2 倍以上電壓的實例已有報導,這種情況下,對地絕緣,導線束(股線)絕緣等均應提高絕緣等級,或者改進成整齊排列的線棒繞組結構(圖3),以便在制造工藝上能承受住浪涌電壓的沖擊。此外,在變頻器側,采用了三電平控制等,以此來降低浪涌電壓的影響。
![](http://uphotos.eepw.com.cn/fetch/20180719/387246_1_2.jpg)
3.5 電腐蝕問題
由變頻器驅動電動機時,線卷與大地之間的共模(Common mode)電壓,由電動機各個部位的寄生(雜散)電容分擔,這樣在軸承油膜部位將產生數伏以上的電壓(軸電位),由于這一電壓重復放電,致使軸承接觸面上的振動加速度增大,或從軸承內發(fā)出異常聲音,這種現象就稱為電腐蝕。
原理上,所有變頻器驅動的電動機上均會產生由共模電壓導致的軸電位。但實際上,異常聲音及異常振動等不利情況極少。一般,在恒速連續(xù)運轉場合以及混凝土基礎(無共用底座)場合下,比較容易發(fā)生電腐蝕。
解決電腐蝕所采取的措施是:安裝接地電刷和采用絕緣軸承,以及對所配合的機械實現同電位化等。
4 變頻電動機的應用實例
考慮到上述有關注意事項,制造由變頻器驅動的電動機時,須滿足應用中提出的各項要求。以下介紹了真空泵、港口裝卸起吊用卷揚機,直流電動機驅動的更新改進,以及高壓變頻器中變頻電動機的應用實例。
4.1 在真空泵上的應用
對于工業(yè)用的真空泵,多采用羅茨(Roots)泵(一種機械式的增壓泵)以及干式泵,原來是由變頻器驅動感應式電動機。最近,由于小型、輕量化、節(jié)能化的要求,傾向于采用永磁式同步電動機。作為真空泵還要求:從真空向大氣開放時能適應負荷的急劇變化;為防止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應確保其氣密性。按照這些要求,永磁同步電動機與無傳感器矢量控制、超節(jié)能型的變頻器VariSpeed F7S最合適。
4.1.1 小型輕量化
半導體及液晶制造工藝中使用的真空泵,為在設置上節(jié)省空間,要求電動機小型化。一般,感應電動機(法蘭盤安裝型)與永磁同步電動機的對比,永磁同步電動機實現了小型輕量化,體積約為感應電動機的1/3。
4.1.2 節(jié)能
永磁同步電動機達到了高效率化。由最大轉矩效率控制產生的節(jié)能效果,已提高的效率達5.5%以上,如圖4 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