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我們看到MEMS 下一個機會,正轉向汽車和工業(yè)市場
“過去10年多MEMS 從默默無聞變成了整個消費類市場的重要推手,特別是在手機應用、手持式產品里。借助近幾年非常熱門的主題——物聯(lián)網、智能工業(yè)、智能農業(yè),我們看到了MEMS的下一個發(fā)展機會。”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01710/370435.htm這是近日,意法半導體(ST)在北京舉辦的主題為MEMS 媒體溝通會上,ST大中華暨南亞區(qū)模擬和MEMS產品部市場總監(jiān) 吳衛(wèi)東 對未來的判斷。過去十幾年ST 在消費級的MEMS 市場大獲成功,國內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等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與ST 有合作。不過,隨著智能手機增長進入飽和期,MEMS 的增長開始轉向工業(yè)物聯(lián)網與智能汽車領域。ST 表示,公司也將繼續(xù)抓機會開拓MEMS新的市場增長空間。
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和全產業(yè)鏈是ST的優(yōu)勢?
與很多具有單一優(yōu)勢的半導體公司不同,ST 是一家擁有眾多產品線,包括MEMS產品、功率器件、射頻器件、微控制器、分立和先進模擬產品等。
在MEMS 的產品組合上,ST現在主要做五類產品:光學防抖陀螺儀、加速度計+陀螺儀/6軸IMU模塊、超低功耗加速度計、高精度壓力傳感器、加速度計+磁強計慣性測量單元。這些產品線,目前已經超過了六成的市場占有率。
全產業(yè)鏈也有ST 明顯的優(yōu)勢。MEMS 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傳感器,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加速度、陀螺儀;另一份是致動器,英文是Actuator,這也是MEMS的重要組成部分。吳衛(wèi)東表示,ST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同時擁有這兩項技術。因為ST作為一個IDM的半導體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fā)生產,雖然這兩項原理是正反的關系,但在真正的設計和工藝上,是可以復用的。
致動器Actuator 主要原理是用電、磁的方式推動微小物體。吳衛(wèi)東預測,未來幾年將迎來第二次爆發(fā),同時大家也可以看到ST與合作伙伴在市場上呈現成熟的產品。吳衛(wèi)東舉了四個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fā)的例子。
第一、壓電致動器,采用PZT Technology,可以實現快速對焦的功能。合作伙伴PoLight是一家歐洲的公司,他的解決方案,就像瞳孔一樣,用壓電的方式可以讓鏡頭收縮和形變,達到對焦功能。這種方式相比之前方案有質的提升。接下來會有很多攝像頭生產廠家配合一起把這樣的技術引入到市場量化。
第二,超聲波測距,與Chirp公司合作。ST 提供給這家公司一個MEMS mirror的technology,可以實現讓超聲波全方位地發(fā)射出去。未來該技術將在包括自動駕駛、工業(yè)領域里,特殊的行業(yè)里比較可靠的應用領域。
第三、微鏡投影,與耳熟能詳的MicroVision合作。ST 提供不同技術的mirror,有壓電式、有靜電式、有電磁式。MicroVision通過它的整體解決方案推向市場,今年一季度底,國內有一家手機正式推出了基于MicroVision解決方案的,帶微型投影儀的手機,這款手機至少在市場上也引起了一定的反響。
第四、MEMS揚聲器,ST與U-Sound一起在合作。在今年的巴塞羅那MWC上已經推出雛形產品,為阿里將會推向市場的基于MEMS推進器的產品。
“對于這些合作伙伴,ST做的就是晶圓制程和系統(tǒng)解決方案的配合。”吳衛(wèi)東說道。
談到在中國市場的合作,吳衛(wèi)東表示,過去幾年,ST在中國不僅僅是人力資源和投資在加大,業(yè)務也成長得很快。目前主要的業(yè)務來自于手機客戶,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等數得上名字的都和ST有合作。同樣在汽車領域,在中國也有很多合作伙伴,包括聯(lián)電、德賽等。
MEMS增長正轉向汽車和工業(yè)市場
ST 在消費電子市場的MEMS領域大獲成功, 不過目前這一市場也步入成熟期,總量巨大增幅卻緩慢。ST 認為,隨著物聯(lián)網智慧工業(yè)、智能汽車產業(yè)加速崛起,將為MEMS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吳衛(wèi)東表示,一旦談到工業(yè)和汽車一定要有RF射頻的連接。而ST 很有優(yōu)勢可以提供整套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把合作伙伴的所有sensor都連接起來,把sensor的數據有效、有質量地傳到后臺去。這對很多客戶和應用來講,這樣一步到位的解決方案,今天市場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半導體供應商可以做到。
工業(yè)與汽車領域除了完整方案,還要有高可靠性、高精度等。例如,目前自動駕駛領域要求sensor做事的時候要在20厘米以下。虛擬增強實要求光學防抖,畫面之間的偏差10厘米以內。“目前谷歌從Android 5.0開始,規(guī)定了sensor在某些參數規(guī)格的要求,只有傳感器首先把關,整個系統(tǒng)才會有好的效果。”吳衛(wèi)東說道。
另外吳衛(wèi)東還提到,與消費電子產品不同,工業(yè)和汽車級別的產品面臨更為復雜的環(huán)境,這需要產品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在農業(yè)檢測上甚至都不知道放到傳感器的具體位置,很多使用場景需要用十年甚至更久,這就既要有很好的精度,同時功耗不能增加,這才是真正的挑戰(zhàn)。
在精度方面吳衛(wèi)東給出了三個重要考慮方面:
1、噪聲。有本身機械結構產生的造成;還有高頻噪聲,sensor在應用時是數字輸出,在任何電子線路里會有電磁耦合現象。廠商需要有足夠的經驗幫助客戶在算法上規(guī)避或抑制掉、消除掉這樣的噪聲。
2、穩(wěn)定性。有時間的穩(wěn)定性,解決老化問題。有溫度的穩(wěn)定性,各種條件下做到平衡。
3、提高精度。除了要考慮設計和制造工藝外,80%是測試和校準。同樣一個MEMS傳感器,如果測試、校準做得更精細的話,它完完全全可以從精度只有5%提升到1%甚至更低。消費類因為一天要保證出貨100萬片,產線、產能不可能支撐每一個器件都要去校準、測試,我花的時間按秒來算。工業(yè)級別則不同,一個芯片測試上百次,可以把這個傳感器調校得非常精準,這可以用幾星期來計算。按單位1的概念來講,消費級是乘以10,工業(yè)級乘以100,戰(zhàn)略級乘以1000的概念。這一點,MEMS sensor是比較獨特的。
吳衛(wèi)東表示,ST 在測試領域有很多經驗,甚至有很多專利技術。另外,ST 在花費巨額資金投資到制造設備、測試設備當中。
除了上述三點,吳衛(wèi)東認為,安全也是工藝和汽車領域客戶考慮的重點,目前ST 有整體解決方案。例如,在汽車領域ST有ADAS系統(tǒng)、整體解決方案。ST還承諾客戶,保證產品的市場供應時間超過10年。
吳衛(wèi)東最后表示,目前在MEMS 產品領域ST 出貨量已經超過130億片。未來我們將從消費類持續(xù)增長拓展到工業(yè)類和汽車類,還將延伸到射頻等方面,為智慧城市提供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