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D星載相機圖像采集電路設計與實現
0 引言
自從CCD(電荷耦合器件)出現以來,由于其分辨率高、靈敏度高、噪聲小、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等優(yōu)點,得到了很快的發(fā)展,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影像傳感、衛(wèi)星監(jiān)控、空間遙感成像和對地觀測等眾多領域。對于一個CCD相機系統而言,其核心器件CCD傳感器的性能直接影響整個相機系統的性能,而保障其發(fā)揮優(yōu)良的設計難點在于高可靠性的驅動、偏置等與圖像采集電路相關的設計,這給設計者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此,設計出穩(wěn)定可靠的CCD圖像采集電路是保證CCD傳感器乃至CCD相機系統正常發(fā)揮其功能的重要條件。
1 CCD相機圖像采集電路結構
CCD相機圖像采集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CCD傳感器接收前端光學系統的成像,偏壓電路為CCD傳感器提供必需的偏置電壓,可編程邏輯器件產生的時序脈沖經過驅動電路對CCD進行控制采集,輸出保護電路可對CCD進行有效地防護保護,預處理電路對CCD輸出的帶噪模擬信號進行處理后便于后續(xù)電路使用。
2 CCD傳感器的選用
CCD傳感器分為面陣CCD傳感器和線陣CCD傳感器。線陣CCD所需要的驅動時鐘較少,驅動電路設計相對簡單,面陣CCD所需要的驅動時鐘較多,時序較為復雜,驅動電路設計也相對較難。這里我們選擇DALSA公司的一款幀轉移型面陣CCD1010M,因其具有良好的抗輻射設計,是航空、航天應用中理想的圖像傳感器,而且其分辨率為1024×1024,還具有良好的抗光暈性能,信號輸出噪聲低、動態(tài)范圍大、100%光學填充效率、電荷轉移效率高等特點,滿足項目需求。它具有的多針相工藝(MPP)還能保證它在低照度下進行工作,通過延長曝光時間來記錄非常弱的信號。這款CCD有四相感光區(qū)和存儲區(qū)電極,三相水平讀出移位寄存器電極,還有一個輸出放大器。輸出方式有雙路輸出和單路輸出兩種,單通道輸出單色逐行掃描圖像速度可達30幀/s,并且動態(tài)范圍大于72dB,性能較為優(yōu)異。
2.1 FTT1010M結構
FTT1010M的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
FTT1010M由感光區(qū)和存儲區(qū)構成,感光區(qū)和存儲區(qū)都由1072H×1030V個像素組成。在感光區(qū)中,每個像素單元在垂直方向上可以看作是被四相柵極時鐘A1、A2、A3、A4覆蓋的相互連接的四個MOS電容器共同組成,它們作為感光區(qū)幀轉移控制時鐘。在1024個有效像素行的上面分別分布著6個黑行(Black Lines),黑行其實就是被遮蔽的不參與光積分的像素行;在水平方向上,每行1072個像素中的有效像素(Active Pixels)為1024個,兩邊分布著2×20個黑像素(Black Pixels)和2×4個過渡像素(Overscan Pixels),黑像素與黑行一樣也是被遮蔽的像素單元,這些單元都不參加光積分,沒有光電荷包產生,其主要作用是對CCD的輸出視頻信號進行預處理時起參考黑電平作用。過渡像素單元的作用主要是在有效像素單元與黑像素單元之間起過渡作用。在存儲區(qū)中,每個像素單元在垂直方向上可以看作是被四相柵極時鐘B1、B2、B3、B4覆蓋的相互連接的四個MOS電容器共同組成,它們作為存儲區(qū)行轉移時鐘。在存儲區(qū)水平方向上分布著兩個串行輸出移位寄存器(Output Register),寄存器內部并沒有感光單元,只有用來傳輸轉移感光電荷包的遮蔽的轉移單元,每個單元相當于被三相時鐘C1、C2、C3覆蓋,這些單元都和存儲區(qū)的像素單元相互銜接對應。其主要作用是將輸出放大器連接到水平輸出移位寄存器上。
2.2 FTT1010M時序設計
FTT1010M圖像傳感器的工作時序可以分為幀轉移時序(Frame timing),行轉移時序(Line timing)和像素讀出時序(Pixel timing)。幀轉移時序指CCD將一幀圖像轉移輸出的時序,行轉移時序指一行像素在時鐘的驅動下完成從存儲區(qū)到水平移位寄存器轉移的時序,像素讀出時序指在一行像素在C時鐘驅動下從水平移位寄存器中逐位水平讀出的時序。
FTT1010M的工作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感光階段和轉移階段。在感光階段,圖像傳感器感光陣列進行電荷積累,存儲區(qū)進行向水平移位寄存器的電荷轉移和水平移位寄存器向輸出放大器的電荷輸出;在轉移階段,圖像傳感器主要完成所積累的電荷由感光陣列向存儲區(qū)的轉移。FTT1010M的幀時序如圖3所示。
在感光階段,感光陣列在外界光源的照射下產生電荷,此階段幀轉移控制信號A1、A2、A3、A4不發(fā)生變化,感光區(qū)和存儲區(qū)之間為阻斷態(tài),電荷不發(fā)生轉移;而存儲區(qū)在此階段處于行轉移狀態(tài)并將電荷進行輸出,行轉移的過程分為行正程和行逆程兩個階段。在行逆程階段,SSC為高電平,存儲區(qū)內各像素單元的電荷在行轉移信號B1、B2、B3、B4的控制下向水平移位寄存器方向下移一行,像素轉移信號C1、C2、C3不發(fā)生變化,圖像傳感器無像素電荷輸出。FTT1010M行轉移時序如圖4所示。
在行正程階段,SSC為低電平,行轉移信號B1、B2、B3、B4不發(fā)生變化,水平移位寄存器中的像素電荷在像素轉移信號C1、C2、C3的控制下逐次經過輸出放大器輸出,每輸出一行信號后,進行一次行轉移。FTT1010M像素讀出時序如圖5所示。
在轉移階段,幀轉移控制信號A1、A2、A3、A4與行轉移控制信號B1、B2、B3、B4同時作用,交疊變化,將感光區(qū)積累的電荷逐行轉移到存儲區(qū),而在這段時問內像素轉移信號C1、C2、C3不起作用,不向外輸出電荷。完成整個轉移階段后,又再次進入感光階段,如此循環(huán)往復來保證圖像傳感器的工作。FTT1010M幀轉移時序如圖6所示。
3 CCD偏置電壓電路
若要使CCD圖像傳感器芯片正常工作,就需要向CCD提供使其正常工作所需的偏置電壓。FTT1010M所需的偏置電壓有VNS、VPS、SFD、RD、OG等,它們的參數如圖7所示。設計時,作者采用的電壓轉換方案是使用低紋波的轉換芯片搭配轉換電路,VNS(24V)由外接28V電壓通過DC/DC變換器LT3060得出,SFD由VNS通過電平轉換電路得出,VPS、RD與OG由SFD的分壓引出。
4 CCD驅動電路
FTT1010M工作時所需的各種脈沖信號的電壓如圖8所示。
A、B驅動時鐘的低位電平為0V,由圖8可以看到,在感光階段,A、B驅動時鐘的高位電平為+10V,轉移階段時,A、B驅動時鐘的高位電平為+14V。這里我采用EL7156來實現高位電平之間的轉換,采用EL7457來實現低位到高位電平的轉換。水平讀出時鐘C需要的低電平不是0V而是3.5V,高電平為8.5V,而FPGA給出的時鐘脈沖是低電平為零,高電平為3.3V的脈沖。因此,需要將FPGA產生的時鐘通過驅動芯片SN74ALVC164245DGGR進行驅動,使時鐘C的幅值達到5V,然后再通過箝位電路的耦合作用來提高脈沖電平,把脈沖提到需要的幅度。SG、RG的產生過程與時鐘C的產生過程類似,不同的是其幅值要求為10V。
各種驅動脈沖信號的幅度調整電路如圖9所示。
5 CCD輸出保護電路
CCD傳感器是一種MOS器件,操作不當就很容易受到靜電損壞,在電路設計時應在其外圍電路加上箝位、限流電路以確保加在CCD上的每一個偏置電壓和驅動脈沖受到電流保護,在輸入到FTT1010M之前應該通過一個電容來解耦,并且這些解耦電容應該與圖像傳感器引腳越近越好。FT T1010M的輸出端為開源輸出,應該在其輸出端上接一個電流源做負載,或接一個電阻到地上。在輸出上加一個射極跟隨的高頻三極管,以阻止輸出因容性負載而引起的帶寬限制。除此以外,射極跟隨器加在輸出端還可以防止示波器的探頭對FTT1010M造成的靜電損壞。CCD輸出保護電路如圖10所示。
6 CCD輸出預處理電路
在CCD成像系統中,噪聲是限制有效分辨率的最主要因素。CCD輸出的信號是具有各種噪聲的模擬信號,必須經過預處理,盡可能地消除噪聲和各種干擾才能給后續(xù)電路使用。為了便于計算機處理,還需要對CCD輸出的信號進行A/D轉換。預處理過程大體如圖11所示。
根據預處理的要求,我們選用了一個高集成度的CCD信號處理專用芯片AD9978,它具有雙通道輸出能力,且具有14位的A/D轉換精度,轉換頻率可達65MHz,其內部集成了相關雙采樣、可變增益控制、黑電平箝位電路以及高精度時序產生系統。我們使用相關雙采樣處理單元,通過兩次采樣消除不希望的噪聲分量,第一次采樣位于復位周期結束后,第二次采樣位于信號的信息段,兩次采樣的差就是不含噪聲的信號。隨后,為了適應不同亮度的目標,防止CCD信號過弱或飽和,我們使用其內的增益控制處理單元來控制信號的增益,最后再通過A/D轉換送給后面的可編程邏輯單元進行處理。設計時還要注意使其轉換速率與CCD輸出像素時鐘保持一致。
7 結束語
本文闡述了星載CCD相機圖像采集電路的設計與實現,經項目驗證表明這些設計能很好地為CCD提供各類偏置電壓、驅動脈沖以及電路保護等,它們確保了CCD圖像傳感器的圖像質量,使得CCD相機成像系統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