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技術為汽車工業(yè)帶來成功解決方案
戴姆勒·克萊斯勒先進制造工程(AME)控制/設備安裝工程經理Julian Joe稱,具有超過250臺機床、物料輸送、連續(xù)生產線和其他設備,新印第安那變速器二廠(ITP2)的開發(fā)是一個真正的挑戰(zhàn)。該工廠的不同機床工具和其他設備要在全球不同國家建造。
克萊斯勒集團在Kokomo、Indiana有三個變速器廠,ITP2生產W5A580,一種被設計用于包括克萊斯勒300(Chrysler 300)、道奇Magnum (Dodge Magnum)和吉普大切諾斯(Jeep Grand Cherokee)等各種汽車的后輪驅動變速器。ITP2于2003年6月投入生產,很快就達到了產量目標。
在ITP2生產廠的設計階段,向40余家機床供應商提出了一系列復雜的性能和數(shù)據(jù)傳輸要求。對于每一種加工操作,都要達到特定的目標。
在Kokomo另外兩個現(xiàn)有的克萊斯勒集團變速器廠,大多數(shù)機床具有(非網絡)CNC或PLC車載控制?;趤碜云渌S的輸入,AME就控制技術、以前與供應商的經驗、操作員界面公共需求、質量控制系統(tǒng)和ITP2連通性要求的起草了一份白皮書。西門子能夠在其Transline系統(tǒng)解決方案中實現(xiàn)克萊斯勒集團的要求,得到了達到Transline全球標準和克萊斯勒集團工廠規(guī)范要求的ITP2工廠系統(tǒng)解決方案。
同時,AME小組在實地考察之后,對NAG1的現(xiàn)有硬件的核心力量進行了評估。如AME控制工程師Kulraj Randhawa指出,“至于我們在ITP2的目的,每個人都贊同連通性是關鍵,還有我們開始認識到在所有控制中需要一種公共PC前端。這一結論是由于我們人員分布策略和靈活性要求使然, NAG1的協(xié)議或者我們在另一個Kokomo工廠的經驗更是如是。”
工廠的各種機床、連續(xù)生產線、機器人和其他物料傳輸設備要求有約160個CNC和400個輔助PLC設備。按照Julian Jo的說法,指定控制規(guī)范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開發(fā)一個盡可能全面的操作整體框架,以確定機器制造商(machine builder)是否可能采用公共顯示語言和屏幕。”
在一個非常耗時的項目中,AME分離了ITP2的所有規(guī)范和功能性,達到所有操作員界面的公用性。
然后,給每一個機器制造商選擇控制提供商的選項。如Joe觀察到的,“我們越回歸到公共控制機制的概念,我們就越得益于西門子和其Transline系統(tǒng)解決方案。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并不要求在任何時間對任何機器制造商進行控制。”他強調說。西門子提供了基于web的Sitescape技術,以向機器制造商更好地傳遞所有信息,特別是變化信息,他們的機器將最終在ITP2的工廠進行通信。
與西門子客戶項目經理Gary Bash一同工作,AME工程師制定了一個針對所有機器制造商的分階段執(zhí)行計劃,包括對流程中機器的現(xiàn)場檢視??刂乒虨榭巳R斯勒集團和機器制造商,就如何最佳實現(xiàn)特定CNC、PLC、發(fā)動機和驅動裝置,加上Profibus組網和數(shù)據(jù)傳輸硬件,提供了使用選擇、設計期望、技術和應用建議。AME為執(zhí)行計劃流程指派了四名全職工程師。
如Joe的觀察,“能從西門子工程師得到專家建議使我們員工更出色,并建立了信任。尤其是讓Gary和其在德國負責同樣事務的Klaus Kasperuk作為我們和這個項目涉及的數(shù)十個builders之間接口人大有幫助。”
Transline是一種汽車應用,提供由西門子開發(fā)的在普通結構中集成如銑、車、鏜、磨、組裝和測試等動力傳動系統(tǒng)制造功能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谄銼inumerik CNC和Simatic PLC平臺的車載功能,西門子Transline采用了普通硬件和軟件組件,以及在所有機床和其他設備中的HMI。這樣ITP2所有40個機器制造商可以使用一種PLC編程工具和標準編程語言。如AME的Joe證實的那樣,“這一系統(tǒng)使對ITP2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的培訓更加容易,他們操作機器的效率更高并大大縮短學習時間。”
由于機床是在多個國家的工廠生產的,2002年5月在斯圖加特西門子辦公室舉行了一個項目研討會,克萊斯勒集團和所有機器/設備供應商有代表出席。研討會上審察了所有變化,并最終確定了整個控制機制。如Bash指出的,“西門子不得不符合克萊斯勒集團和北美汽車標準。我們的主任工程師之一Andrew Grimshaw幾乎訪問了所有機器制造商,以解決機器之間的通信問題。”
隨后克萊斯勒集團和西門子工程師進行了數(shù)次現(xiàn)在旅行,以審查最終建造階段和首次亮相展示。
“2003年早些時候,隨著機器運至Kokomo,”Joe說。“我們按文字說明插入,它們都可以一同運行。我想當交響樂指揮聽到所有樂器演奏同一張樂譜時,他也有同樣的感覺吧。”他解嘲地說。
ITP2的工廠經理附和了這一觀點。“這是克萊斯勒集團歷史上最成功的新工廠啟動,盡管建立這樣一個協(xié)同生產格局有很大挑戰(zhàn)。” Ed Vondell說,他也指出其團隊所接受的培訓是他們能快速達成生產目標的關鍵。
“由于我們已考察了歐洲正在進行的項目,Transline系統(tǒng)解決方案所需要的學習時間很短。”Joe補充道。“這使連接‘bingo’板與區(qū)域控制器和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主機服務器更加容易。”為了更便于工廠啟動,西門子不僅在ITP2工廠,而且在提供大部分設備內容的機器制造商中也有現(xiàn)場工程師。其中包括Heller、ICA和Gleason。
機器/設備/控制供應商之間的密切合作,DCS AME工程師和ITP2員工得以按時在預算內交付所有系統(tǒng)組件。
在ITP2廠區(qū),鑄鐵、鋼和鋁被加工組裝成W5A580變速箱。從像車幅一樣的衛(wèi)星工作單元送料,中間件被運送到集中組裝區(qū),在這里進行裝內外殼的最后組裝,壓力/泄漏測試并傳送至集結區(qū)。在集結區(qū),掃描標識每臺變速器特定型號目的地的棧板條碼。然后,產品被包裝并發(fā)送至的適當?shù)墓S進行車輛安裝。
如制造工程經理Dan Cornell所細述的,ITP2有五項操作原則。“我們對操作人員提供支持,盡可能地標準化,在針對“bingo”板上“go/no-go”執(zhí)行紅/綠二進制通信協(xié)議,保持簡化的中央組裝策略以縮短人員移動的距離,最重要的是依賴于我們技術的持續(xù)改進使工廠保持最大效率。”
工廠設施的質量控制和工具變化哲學似乎一直持續(xù)進行??巳R斯勒集團控制工程師Rich Schrauben和Yancy Laubsch以及模具工程師Dean Bazata證實了這一事實。Rich負責鋁加工部分,而Yancy掌管著鋼齒輪和軸的加工部分。
Schrauben對于其廠區(qū)內Transline的評價是,由于不同的機器為PLC進料,要花些時間學習不同模塊和程序,但Sinumerik 840D (CNC)公共控制使從一種機器到另一種機器的遷移更為容易。他嘲解道,西門子控制的編程靈活性和開放結構,給同一編程模塊中組合不同語言協(xié)議帶來無數(shù)種可能。當合并源代碼文件時,特別是如果做了什么變化時,確實帶來很大挑戰(zhàn)。
Laubsch對這一觀點表示贊同。他沒有負責過西門子控制系統(tǒng),他從ITP1來到ITP2,在那里他主要與其他制造商工作。他列舉了西門子PLC、CNC和Profibus現(xiàn)場總線的直接集成。“由于Profibus系統(tǒng)很簡單,很少出現(xiàn)硬件I/O問題。”他還指出,就操作識別和故障發(fā)現(xiàn)解決而言,通用Transline HMI顯示屏性能極好。
Laubsch提到了一個隨著機器開始從機器制商處運抵時,其團隊面臨的特殊挑戰(zhàn)。“所有機床都規(guī)定了梯形邏輯。我們的電子技術人員了解所見到的產品時有些困難。”雖然他又說替代產品馬上就發(fā)送了。
“我們的操作人員對于Transline系統(tǒng)解決方案做出了正面的響應,由于在我們的廠區(qū)有近100種機器和輔助設備,只有幾種在系統(tǒng)中。”西門子也提供了該一部門中大多數(shù)機床、旋轉分度器和熱處理設備的驅動和發(fā)動機一整套方案。
由于Dean Bazata關注的是ITP2中的模具,他從不同角度對Transline給予了評價。他對GE Fanuc和Allen-Bradley控制系統(tǒng)有豐富經驗,但對西門子了解甚少。
“從一開始我們就注意到培訓時間縮減了。通用顯示屏給予我們操作人員很大的廠內靈活性,由于他們大多數(shù)都可以輕易地操作數(shù)種不同機器。”
他描述了工具變化的流程。“克萊斯勒集團設計聽取了我們關于成本改進或其工程師如何開發(fā)更經久耐用的解決方案方面的建議。然后各種變化通過制造工程再到我這里。我們會審查變化,如果同意就會實施。這些變化可能涉及材料、速率、供料速度、模具形式,甚至是編程工具。由于PC的前臺和特別是西門子HMI非常使用,這使變化執(zhí)行容易得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