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CEO趙偉國:告訴你紫光集團的真正業(yè)務是做什么的
12月13日晚,鳳凰網與鳳凰衛(wèi)視、《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合主辦、進口大眾途銳首席戰(zhàn)略合作,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作為學術支持機構的“致敬時代創(chuàng)變者—2016年度華人經濟人物盛典”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舉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01612/341629.htm2016年度華人經濟人物盛典獲得者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很多人知道紫光,但是一直不知道我們做什么,我們的業(yè)務概括起來是兩個字“芯云”,芯片是我們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芯片的設計業(yè)務,我們現(xiàn)在是中國最大的手機芯片企業(yè),也是在全球排第三,另一方面和制造有關。
以下為發(fā)言實錄:
非常感謝鳳凰網和鳳凰網所有的同仁們?yōu)橥頃龅木牡陌才?,第一個感想是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清華和北大有差距了,剛才孫陶然上來講他在北大念了四年,變的越來越自信,我在清華念了八年書,我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走上這上講臺的,確實有差距。很多人知道紫光,但是一直不知道我們做什么,借這個機會給北大的同學簡單報告一下。
我們的業(yè)務概括起來是兩個字“芯云”,芯片是我們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芯片的設計業(yè)務,我們現(xiàn)在是中國最大的手機芯片企業(yè),也是在全球排第三,第一是大家熟知的高通,全世界每四部手機有一部手機的核心芯片CPU和傳輸芯片是我們提供的。在座的四位每一個人里面的身份證里面的芯片也是我們做的,還有很多別的芯片。
另一方面和制造有關,我們在武漢投資240億美金的芯片工廠已經正式動工,昨天我剛剛在成都簽了2000億的協(xié)議,我們在那里投資一個超過200億美金的芯片,來滿足中國本土市場和國家戰(zhàn)略以及產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云就是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這些存儲系統(tǒng),除了運營商以外的市場,行話叫結網市場,我們排中國第一,在全球細分領域排第二。像BAT都是我們的客戶,包括政府、金融機構,所以我們是站在互聯(lián)網背后那個云,這條道路非常艱難。剛才毛大慶講他跑馬拉松,我好像每天都在跑馬拉松,因為我們是技術企業(yè)都要用百米沖刺度來跑,再次感謝鳳凰網給我的榮譽,也非常榮幸能夠在北大的百年講堂來報告這些東西。
我本人是學技術出身的。我們選擇的是對中國產業(yè)和國家經濟發(fā)展非常有關鍵性的,我們的市場是確定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本事把它做出來,這是一個方向性的選擇,所以方向還是很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能夠發(fā)展起來和今天的時代有關系,今天的中國有三個事情,一個是我們強大的本土市場縱深,二是數量巨大的本土人才縱深,盡管我們今天的身材還不足夠強,但是我們的基數比較大。三是中國的資本縱深,剛才我們看到了安邦保險比我們更厲害的,他們是真正買遍全球的。有這樣三個縱深,在國家和社會的支持下,我們才能一點點往下發(fā)展。
在座有科學家非常清楚,現(xiàn)在芯片制造已經進入納米量級,像網絡的傳輸都是幾百G的量級,它可能比航天登月艙和航天器一樣是非常尖端的科技。再一個是資本密集,在這些大的基礎性領域真的非常花錢,剛才我給大家報告的兩個工程,武漢工廠240億美金,成都工廠200億美金,超過三峽的投資,一個單體項目超過200億美金,這在中國是沒有的。
再一個是產業(yè)關鍵,它是為整個產業(yè)提供關鍵性的產品和技術。今天信息無處不在,芯片無處不在,網絡是無處不在的。
挑戰(zhàn)有很多,我前面講了,技術真的是馬拉松,每一個一百米都要百米沖刺,技術的變化會帶來顛覆性的發(fā)展。我想一些主要的技術發(fā)達國家,他們對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我們內部基礎還很薄弱。實際上我們的創(chuàng)新基礎,甚至我們創(chuàng)新的能力,思維的方式都還有差距,外面還有很強的阻力,還是很艱難的。但是我想就像改革開放一樣,我們堅持每天都努力,總會有所前進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