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實施:以點帶面,可帶來“令人興奮的進展”
作者/ 王瑩 《電子產品世界》編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01610/311915.htm編者按:工業(yè)物聯網是當今最熱的話題之一,但成功案例并不多。當今另一大風景是廠商之間的收購和兼并越演越烈,理由都是在為物聯網布局。這些現象之間有何聯系?物聯網該如何落地?近日,“2016英特爾物聯網解決方案大會”在京舉行,Rose Schooler有很好的觀察。
物聯網業(yè)的階段特點及挑戰(zhàn)
問:物聯網現在處在什么階段?
答:我們來簡單看一下物聯網的過去轉型。2015年物聯網市場上,工業(yè)4.0已經成為了不爭的趨勢,同時,智能制造也在實現快速發(fā)展;在中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設想和愿景,所有這一切都激發(fā)英特爾引領和推動,使各個行業(yè)都變得愈加智慧,生產過程中也會更好地實現能源的控制。
其次,收購與兼并也是另外一個大勢所趨。在2015年物聯網相關的收購和合并總額已經達到了210億美元,2016年這個數字將會提高28%的市場份額。正是由于行業(yè)的兼并以及收購,我們才能夠不斷推動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及研發(fā)。現在的收購還僅僅是滄海一粟或冰山一角,物聯網業(yè)將會通過兼并與收購打造更加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從技術角度來分析一下,機器學習/機器視覺領域在今天的舞臺就是一個非常棒的呈現,機器可以更好地去聽、去觸摸、去聞,可以實現與人的感官一樣的感知,并不像傳統(tǒng)的機器之間的交流,它們變得更加的自動化和智慧。不管是物、聯還是網,我們對安全也會有著更強的要求,不管是硅片級還是技術級,我們都對安全性有著更高的標準。此外,物聯網發(fā)展的一個基石是互聯的進一步提升,隨著LTE越來越快的發(fā)展,越來越多通信技術的出現,整個行業(yè)都非?;钴S,希望讓5G時代早日到來。5G能帶來高速的寬帶和用戶交流,也能更好地控制能耗。
問:物聯網并不是一刀切的解決方案,如何滿足不同的需求?
答:的確,只有打造不同的解決方案,才能夠滿足不同的應用案例,這取決于基礎設施如何,取決于你是棕地還是綠地(注:綠地設備指從頭設計的全新設備,棕地是依然在運行但不具備聯網能力的設備或系統(tǒng)),我們都必須打造不同的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加速物聯網應用方案的整體采納,并且不斷地按照市場需求來進行調整。
我們相信傳統(tǒng)的基礎設施并不會完全消失,特別是在制造業(yè),但是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萬物實現智能互聯(如圖1),這是實現物聯網的第一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及時收集數據,才能隨時掌握數據,只有在掌握數據之后,才能充分發(fā)揮我們的分析能力。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現在還是受到很大的局限,我們究竟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究竟重點是要做分析還是做云端,是選擇在本地還是在遠程?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必須要得到解決。
既然萬物都已經實現了智能互聯,他們對可靠性的要求與日俱增?,F在不斷涌現的全新技術能夠讓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包括英特爾的3D實感技術來收集數據,更好地聆聽、觸碰周圍的世界,讓我們全部發(fā)揮世界感官,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同時,我們做決策的過程中也會變得更加智能,更加自動自主?;ヂ?、智能、自動自主,每個行業(yè)都會在自己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劃入這三個物聯網的發(fā)展。
問:物聯網有何挑戰(zhàn)?
答:物聯網的實現依然面臨一系列的難關。技術上,有安全與信任,互操作性,OT/IT(操作技術/信息技術)集成,高級分析。從業(yè)務角度,有解決方案的可擴展性,成本與預算,安全性,缺乏解決方案。
英特爾的物聯網策略:以點帶面
問:貴公司在整個產業(yè)鏈中的策略如何?
答: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是非常復雜的,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組成部分,從傳感器到物件、網絡、云端,所以很難有一個單獨的盒子可以包羅萬象,它當中涉及到非常多不同類型的標準,而且規(guī)模又是如此之大。我們可以看到這其中包括傳感器的供應商、門戶的供應商、硅片的生產商、軟件的提供商、系統(tǒng)的供應商及系統(tǒng)集成商等,非常繁雜。
在此背景之下,英特爾有幾個支柱型考慮。首先可以看到在物聯網中實際上是有一些公司來提供物聯網平臺的,其中一部分公司規(guī)模非常大,而且對市場和行業(yè)的影響力也非常大,所以我們積極地和這些大型的平臺供應商來尋求合作,例如通用電氣(GE)。
第二個支柱,英特爾作為一家大型公司,資產非常多元和豐富,能夠提供CPU、FPGA、存儲器、RealSense(實感)技術,此外還有相應的軟件、安全方面的知識產權。盡管如此,要向市場提供一個非常完美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還是要力求和整個行業(yè)合作,把當中可能存在的缺口或者障礙彌合起來。
第三個支柱是要特別重視垂直行業(yè)和市場。一直以來,英特爾花很大力氣來推動水平平臺。但是現在也以非常大的力度來在垂直行業(yè)中加以利用。因為只有好的平臺能在垂直行業(yè)中有好的應用,才能真正帶來商業(yè)價值。所以當我們做某一項工作的時候,我們都會考慮到這個產品或解決方案如果放到一個垂直的市場中,它會有哪些可行的、實用的范例,例如能不能用在零售市場,或者有沒有可能用在智慧城市的市場環(huán)節(jié)中。
最后,英特爾也在市場營銷或推向市場的策略上找一些新的途徑和路徑。我們在向市場推出端到端解決方案的時候是和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里的廠商一起合作的,例如很多一級系統(tǒng)集成商,還有一些在特定的垂直市場或者行業(yè)中頗有建樹的二級集成商,比如華為,能夠幫助英特爾在一些垂直行業(yè)中就物聯網的解決方案有非常好的部署。
談到市場推廣的新路徑的另外一些例子,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運營商特別是移動運營商參與到布局中來。移動運營商最集中的資產是連接的能力,但是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企業(yè)在系統(tǒng)集成方面有特定的能力。另外的一類參與方是ISV(獨立軟件開發(fā)商),它們也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問:大家都在做物聯網,但是爆發(fā)點較少,在中國的引爆點會有哪些?
答:很簡單兩點。如果從中國的事業(yè)出發(fā),相比傳統(tǒng)PC行業(yè)相對比較短的生態(tài)鏈,物聯網是2~3倍的增長,自然而然就是生態(tài)鏈復雜度的指數性增長,即從云端、到通信、智能終端的生態(tài)鏈拉長,這是一個主要的差別。
第二就是在中國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
所謂爆發(fā)式的突破,我會用一個溫和的詞:有趣的令人興奮的進展。因為這樣的轉型/進展,你很難指望它一夜之間就能發(fā)生。再加上物聯網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供應鏈也變得更加復雜,這種商業(yè)模式的整合和配套對業(yè)內公司來說更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所以最關鍵的就是我們需要能夠找到從小做起、做出合適的經過驗證的概念,找到合適的使用范例,然后推廣擴大其使用范圍。
談到具體的使用范例,實際上林林總總的使用范例非常多,它們都有一個共性——跟蹤資產的發(fā)展方式。而資產這個詞實際上涵蓋非常廣,可以是一輛汽車、基因,甚至可以是人?,F在很多使用范例都是追著資產或者物件前行的,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共性。這是第一點。
另外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基于可預見性的設施或系統(tǒng)的維護和維修的解決方案會越來越受歡迎。
第三,可能使用的范例是公共安全及傳感技術的發(fā)展。我們需要更好地保護公民和數字網絡的安全性?,F在已經有了這樣的平臺,比如路邊的街燈上可以配上攝像頭,還可以把更多的應用放進去,比如可以通過傳感器去感測這個區(qū)域里的空氣質量、溫度,來計算或者監(jiān)控該區(qū)域行人通過的流量,總之,你可以想到有很多具體的小的應用被疊加進去。
最后還有一種可能的使用范例就是互聯性的工作者或響應系統(tǒng),這對于工作場所里的安全特別有用,比如消防員、礦工,都可以通過互聯和傳感技術來確保工人的安全等。
所以我們現在主要的做法是在一個個單獨的使用范例中深挖并把它做好,然后再復制推廣到更廣的領域里。
問:和PC時代相比,現在用戶對產品的要求會發(fā)生一些變化?
答:你會看到英特爾的產品組合也在發(fā)生著變化。當然會有一些以前的產品或者技術仍然被反復使用,比如計算平臺,我們有超強的處理器的能力,從物體本身到云端整個鏈條的計算都可以做。
但與此同時,我們會看到,比如基于FPGA的能力就是一個新的能力,它使我們能夠增強以前的標準平臺的能力,能夠在此基礎上更好地處理一些特定用途/用法的工作負載。
第三,我們在具體使用的基礎上要提煉出一種洞察力,那就是我們要找到那些使用頻率特別高的算法,然后在以后的計算的解決方案中把這些算法實施進去。
問:貴公司銷售部門是如何進行重組的,來適應物聯網的變化的?
答:我們銷售團隊會專門針對不同的市場環(huán)節(jié)來組織力量,例如專門負責數據中心、物聯網等。物聯網的銷售也是我本人新的職責。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對資源來進行一些重新的調配。比如客戶想買的東西可能不太一樣,有的客戶就是想買一個特定的產品比如芯片,有的客戶想讓英特爾幫助解決他們在業(yè)務發(fā)展中遇到的問題,還有一類特別有趣的客戶是什么都不需要從英特爾直接買,但是他會有需要加以解決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恰好是英特爾可以通過IoT這些產品和技術來加以實現的。
此外,我們還會和軟件供應商、系統(tǒng)集成商進行接洽。
問:英特爾在中國的物聯網重點領域有零售、安防等,為什么是這些領域?哪些領域有可能快速推進?
答:剛才的戰(zhàn)略是從PC轉向良性循環(huán),我們會專注幾個,還是以點帶面,專注幾個對實時計算需求比較高的,視頻雖然從安防作為起點,但視頻技術可以拓展到工業(yè)里,包括零售里的數據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可以變成橫向的技術,是以市場的需求為主、產品的可行性為輔的選擇,將來按照垂直市場橫向標準化拓展,以這樣的步子走,視頻是我們關注的。第二是市場剛需問題。另外,無人駕駛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們也在做。
本文來源于中國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6年第10期第1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