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Sprint泥潭的軟銀
2013年,日本電信業(yè)億萬富翁孫正義旋風一般沖進美國市場,以220億美元搶購到Sprint的控股股權。孫正義從未賭輸過任何一筆交易,但收購Sprint可能會讓他首次失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201607/294554.htm2013年,日本電信業(yè)億萬富翁孫正義(Masayoshi Son)旋風一般沖進美國市場,以220億美元搶購到Sprint的控股股權。當時孫正義有個一如既往大膽的計劃,他想將這家美國第三大無線集團,與排名第四的美國T-Mobile合并,打造一支電信業(yè)新力量,與電信市場的龍頭企業(yè)Verizon和AT&T分庭抗禮。
較小的運營商一直很難從Verizon和AT&T手中贏得份額,這兩家公司總共擁有1.8億手機用戶,逾70%的行業(yè)收入,以及最好的網絡覆蓋。然而孫正義(昵稱“Masa”)發(fā)現(xiàn)了這“兩大”運營商的一個重大弱點。
孫正義的策略很明確,Verizon和AT&T支付大筆股息,屬于標普500指數(shù)(S&P 500)成分股公司里分紅最多的公司之列,而且它們的股票深受紅利投資者(income investor)歡迎。孫正義預測,如果合并后的Sprint和T-Mobile發(fā)動價格戰(zhàn),較大的運營商將難以應對,它們會選擇犧牲客戶以保留盈利能力和現(xiàn)金流。孫正義推斷這會讓Sprint很容易截獲到足夠用戶,從而形成威脅。
對于孫正義來說,這是一個屢試不爽的策略,此前他曾憑借這一策略帶領他經營的軟銀(SoftBank)成為日本第三大電信集團。2006年收購沃達豐(Vodafone)日本分公司后,軟銀從日本最大運營商那里搶來不少用戶,并以咄咄逼人的營銷攻勢和打折促銷克服了網絡覆蓋較差的弱勢。2008年孫正義又取得一次重大勝利,獲得了在日本銷售蘋果(Apple) iPhone的獨家代理協(xié)議。隨著iPhone成為日本最暢銷的智能手機,孫正義迅速縮小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軟銀日本手機部門首席財務長藤原和彥(Kazuhiko Fujihara)表示:“Sprint現(xiàn)在要做的,與我們不久前面臨挑戰(zhàn)時要做的非常相似。我們以前曾經歷過這些。”
戰(zhàn)略受挫
孫正義旗下的軟銀收購Sprint 80%的股份距今已有近兩年,然而他成為美國電信業(yè)一支力量的夢想還停留在原地。孫正義原本希望通過合并Sprint與T-Mobile,達到足以在美國電信市場上撐起鼎立之勢的規(guī)模,然而這筆收購交易完成幾周前,美國電信業(yè)監(jiān)管機構表示將以反壟斷為由,阻止Sprint與T-Mobile的合并,打碎了孫正義的希望。
孫正義最大的失算在于,他原以為自己可以讓這筆交易在美國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獲得通過,但該委員會在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任內已變得越來越信奉干涉主義。2011年該委員會曾反對AT&T與T-Mobile合并,最近還曾封殺康卡斯特(Comcast)對時代華納有線(Time Warner Cable) 450億美元的收購案。銀行家和分析師表示,不等到2017年新總統(tǒng)入主白宮,Sprint與T-Mobile的合并就沒戲。
Moffett Nathanson的分析師克雷格?莫菲特(Craig Moffett)表示:“孫正義顯然以為T-Mobile和Sprint還有合并的機會,但至少從2014年華盛頓監(jiān)管機構傳遞出來的信息來看,他判斷失誤了。至于2017年情況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
打開美國市場原本會成為孫正義34年職業(yè)生涯最輝煌的時刻,在這34年里,他從一個資金短缺的軟件分銷商發(fā)展為日本第二大富豪。根據(jù)彭博(Bloomberg)的數(shù)據(jù),孫正義擁有的凈資產約為120億美元。他被譽為日本極為重要的商業(yè)領袖,可與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比爾?蓋茨(Bill Gates)相提并論。隨著英國沃達豐(Vodafone)等公司退出美國市場,Sprint本應成為軟銀走出日本的跳板,協(xié)助軟銀打造一個全球性電信公司和科技帝國。
然而孫正義在美國的這筆收購交易卻成了他國內業(yè)務的拖累,導致軟銀去年不得不尷尬地下調盈利預測。2014-15財年,受到Sprint 15億美元虧損的拖累,軟銀年度凈利潤為54億美元。Sprint的困境也分散了人們對孫正義其他成功投資的關注——他投資了中國熱門電商阿里巴巴(Alibaba),持有32%、價值近700億美元的股份,還投資了其他新興市場的一系列創(chuàng)業(yè)型互聯(lián)網公司。
分析師表示,隨著軟銀的互聯(lián)網投資開始獲得回報,Sprint對它的拖累將減輕,但未能扭轉Sprint命運可能會為孫正義退位后的“遺產”留下敗筆。孫正義準備將軟銀的掌控權移交給前谷歌高管尼克什?阿羅拉(Nikesh Arora),最近阿羅拉已成為孫正義的副手和當然繼承人。
總部位于東京的智庫InfoCom Research的電信顧問岸田重行(Shigeyuki Kishida)表示:“迄今為止,孫正義的所有豪賭都賭贏了。但Sprint可能成為他的第一個重大失敗。”
雖然孫正義以能在失利前抽身離開而著稱,但分析師表示,在孫正義努力將軟銀轉變成一家在全球舉足輕重的企業(yè)之際,承認Sprint的失敗將格外有害。匯豐銀行(HSBC)分析師尼爾?安德森(Neale Anderson)說:“我預料他不會出售Sprint,因為美國市場對他的長遠構想至關重要。”
軟銀高管已經暗示,該公司可嘗試重新啟動T-Mobile收購案,稱如果監(jiān)管環(huán)境有所改變,事情還是有伸縮余地的。
但那時可能為時已晚。由查利?埃爾根(Charlie Ergen)控制的衛(wèi)星電視集團Dish最近開始與T-Mobile洽談合并,這筆交易將讓埃爾根儲備的價值數(shù)十億美元的頻段派上用場。據(jù)知情人透露,擁有T-Mobile主要股權的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可能也在尋求將股份出售給康卡斯特。
埃爾根已經投入了數(shù)十億美元搶購提供無線服務所需的頻段,但他尚未透露對這些頻段有何計劃。2013年他也曾試圖收購Sprint,但沒有斗過孫正義,如今他有機會通過將T-Mobile擠出市場一雪前恥。
扭虧為盈不容易
當孫正義的遠大合并計劃受挫時,他決定將Sprint作為一項單獨業(yè)務來經營,讓可信賴的首席執(zhí)行官馬塞洛?克勞爾(Marcelo Claure)帶隊沖鋒。但事實證明,要讓過去10年間一直令客戶和股東失望的Sprint起死回生,比兩人預計的更困難。
生于玻利維亞的億萬富翁克勞爾通過創(chuàng)建BrightStar發(fā)家,在將其打造成世界最大的手機經銷商后,2013年以12.6億美元的價格將該公司多數(shù)股權出售給了軟銀。股東們問他怎么會接受那份工作,因為在邁阿密,通過嘗試與大衛(wèi)?貝克漢姆(David Beckham)合作組建一支美國職業(yè)足球大聯(lián)盟(MLS)足球隊,他已經成為名流,而接受那份工作意味著要放棄邁阿密的生活,去堪薩斯城、在公司里干一份苦差。
克勞爾去年8月成為Sprint首席執(zhí)行官時,他發(fā)現(xiàn)公司的情況一團糟。一位仍在該公司工作的高管說,從孫正義接管公司控制權到克勞爾上任期間,公司幾乎沒有把心思放在基礎業(yè)務上(那段時間有150萬合約客戶流失),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收購T-Mobile上,結果收購又沒有成功。
Sprint過去10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虧損,用戶也不斷流失。“我覺得Sprint的問題之嚴峻可能出乎孫正義意料,”BTIG的分析師沃爾特?佩西克(Walter Piecyk)說,“你或許會想,考慮到過去10多年的困難局面,他對于自己即將面對什么應該是做過一些盡職調查的。”
在監(jiān)管機構封殺這筆交易之前,孫正義在2014年3月被問到,如果Sprint不能完成對T-Mobile的收購,他將怎么辦?“我們需要一定的規(guī)模,而一旦我們的規(guī)模達到了,這就是一場三個巨頭之間的較量。我希望進行一場真正的戰(zhàn)斗,而不是偽戰(zhàn)斗。如果我不能進行一場真正的戰(zhàn)斗,我將發(fā)起大規(guī)模的價格戰(zhàn),”他回答說。
根據(jù)這一精神,克勞爾已承諾對那些從Verizon和AT&T轉過來的用戶每月賬單減半。這項引人注目的優(yōu)惠已成功地止住了用戶的流失。2015年頭三個月(即剛剛過去的這個季度),有20.1萬用戶流失,而去年同期用戶流失數(shù)量為69.3萬。但股東們抱怨稱,有如此慷慨的優(yōu)惠,Sprint根本不該流失任何客戶。
懲罰性價格戰(zhàn)
價格戰(zhàn)代價不菲:今年頭三個月,Sprint大把燒錢,使其凈負債增加9億美元、至296億美元,超過自身市值約100億美元。照這種速度,在2016年它就將耗盡資金。
當克勞爾發(fā)布Sprint最近財報的時候,他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如果該公司需要注入新的資本,孫正義將會提供支持:“我們有一個非常愿意提供支持的大股東。如果公司需要更多的資金,我認為他會給。”
T-Mobile是增長最為迅速的美國移動網絡,由于該公司的復興,Sprint的挑戰(zhàn)變得更加艱巨。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季度,它是唯一合約用戶增加的無線公司,簽署合約金額近100萬美元,與此同時,AT&T、Verizon和Sprint總計損失了約60萬名客戶。新街研究公司(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師維韋克?斯塔拉姆(Vivek Stalam)表示:“孫正義沒有預料到T-Mobile會復興。這對整個行業(yè)來說都很意外,但它尤其令Sprint感到痛苦。”
更糟糕的是,T-Mobile實現(xiàn)東山再起的方法與克勞爾試圖在Sprint使用的一樣——降價和引人注目的營銷活動。斯塔拉姆補充稱:“T-Mobile剽竊了軟銀的戰(zhàn)術。Sprint降價將不會像在日本那樣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T-Mobile已經這么干過了。”
克勞爾堅稱,美國電信業(yè)有容納兩股顛覆力量的空間,盡管很少有分析師對此表示贊同,他們認為,Sprint現(xiàn)在必須從一系列激進選項中做出選擇。Sprint相對于其競爭對手的一項優(yōu)勢是擁有眾多頻段。很大一部分頻段在閑置,啟用這些頻段可能需要投入數(shù)十億美元,但Sprint可以將一些頻段賣給比較大的公司中的一家(最有可能是Verizon),并利用出售所得來改善自身較差的網絡。
這可能讓該公司爭取到時間,直至監(jiān)管機制變得更有利于它與T-Mobile合并。莫菲特表示:“我們還不知道,監(jiān)管機構是否會允許合并,但如果Sprint已經或接近破產,會更容易想象合并可能獲準。”分析師表示,Sprint和T-Mobile合并比Dish和T-Mobile合并更有意義,因為兩家電信集團合并將更多地節(jié)省成本。
對孫正義來說,或許最具諷刺意味的是,他的命運掌握在曾在Sprint收購戰(zhàn)中被自己擊敗的埃爾根之手。許多人懷疑埃爾根動機不純,認為他與T-Mobile簽署協(xié)議是為了破壞掉Verizon對自己公司的收購。如果情況果真如此,它可能為孫正義在幾年后再次收購T-Mobile掃清道路。
斯塔拉姆表示:“當前Dish真的非常關鍵。埃爾根的多米諾骨牌必須是第一個倒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