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深耕DNA:新的存儲時代或將到來
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DNA存儲技術也不例外??傮w來看,目前的DNA存儲技術缺陷不少。
第一, DNA存儲技術成本高,現(xiàn)階段無法大規(guī)模普及
據(jù)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的團隊負責人Nick Goldman透露,目前在DNA中進行編碼時,每MB的數(shù)據(jù)成本為1.24萬美元,而讀取成本則在220美元左右。DNA存儲技術的高成本,使得它在實用階段初期的使用頻率不會很高。
第二,DNA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或自身變化的影響,致使數(shù)據(jù)不穩(wěn)定
在2012年5月,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將電腦文件編入了噬菌體的DNA片段,并在其中植入了大腸桿菌的DNA,從而實現(xiàn)了在活體細胞的DNA中對于數(shù)字信息的重復擦寫。
然而,這種方式的不足之處很多。
首先,細胞終究會死亡,而其中存儲的信息也會隨之消失。就算不死亡,細胞也會分裂、變異、復制,造成數(shù)據(jù)內容的改變。
其次,作為遺傳信息的載體,DNA并不是以孤立的個體形式存在的。在細胞中,核DNA需要組蛋白的支撐,而基因的表達也少不了其他蛋白的參與。因此,DNA會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受到各種物理、化學等形式的損傷。這意味著,DNA存儲技術需要合適的生物環(huán)境的支持才能夠正常運轉,因此它很難適應像硬盤那樣的信息存儲。
盡管DNA存儲技術仍存在許多缺陷,但這也并不影響它引領存儲新時代的到來。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存儲的容量對于人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而DNA存儲技術能夠輕松做到這一點。
Nick Goldman表示,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在幾不可見的微量DNA中,存儲了154首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一篇PDF的科學論文、一張JPG格式的照片以及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演講中的26秒時長的片段,這些資料總共有739KB左右。
此外,DNA存儲技術的保密性也極強。DNA擁有多層空間結構,用一般的方法無法破解其中的數(shù)據(jù)。
微軟表示,他們對DNA存儲技術的研究從去年秋天就已經(jīng)開始,這項技術實現(xiàn)的可能性也是相當大的。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DNA存儲技術擁有著很多現(xiàn)有存儲技術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但是由于處于起步階段,這項技術存在諸多缺陷,尚不能在短期之內得到普及。不過,生物技術一旦與存儲技術相結合,存儲成本也會降低,DNA存儲技術將會對新的存儲時代的到來起到引領及重要的推動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