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摩爾定律時代
知名物理學大師費曼早在多年前就預測:「其實下面還有許多空間」,英特爾科學家摩爾也據此提出晶圓效能與密度每18個月就會擴增一倍的「摩爾定律」。雖然多年來半導體工業(yè)隨著摩爾定律而蓬勃發(fā)展,然而時至今日的奈米時代,許多有識之士都了解摩爾定律有它的極限,甚至認為45奈米之后的狀況頗不清楚;不過短期內業(yè)界不需要擔憂了,因為Intel在2009年IDF上,繼32奈米SRAM后,又正式發(fā)表了22奈米的SRAM芯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84360.htm22奈米的芯片到底有什么效能呢?英特爾展示的22奈米SRAM和邏輯測試線路,是一個具備3億6400萬位的SRAM數組,此一約指甲片大小的SRAM中就有約29億個晶體管。比起目前任何一種高效能的芯片而言,意味著在未來輕薄短小的電子產品中就能發(fā)揮超級計算機的功能。英特爾另外還宣布今年第四季即將量產,一款名為Westmere的 32奈米微處理器,而且它成功整合了繪圖核心晶粒在其中。Westmere以一顆抵兩顆的功效,勢必造成市場的排擠效應。
不過,這么高強的計算機芯片要用來處理什么偉大的任務呢?恐怕連英特爾本身也無法說的確切明白。更進一步來說,一些多媒體處理的聲光效果早已超越了人們感官的極限;網絡寬帶的需要,現(xiàn)在的處理器早就綽綽有余,反而是其它軟件應用與配套措施才需要去加強。所以,僅管在英特爾倡導之下,摩爾定律似乎還會帶來半導體工業(yè)的驚奇,但產業(yè)可能早已走向「后摩爾定律」的反省與創(chuàng)新之路了。
所謂的「后摩爾定律」時代,就是業(yè)者不再以追求更大效能的芯片為尚,而是強調多元化與實用性的原則。也就是說,產品能發(fā)揮實際效用就是最好的質量,也是最具經濟價值的東西,例如一般人使用的數字相機,現(xiàn)在動則幾千萬畫數的質量,如果再高上去其實也沒什么意義了,業(yè)者當然會反過來思考其它方面的創(chuàng)新價值,而不是設計更高畫素的相機給消費者。
在面對低靡的景氣之后,許多半導體廠也在尋求新的價值定義。恩智浦半導體(NXP)9月23日在北京舉辦的NXP Innovation Day,就宣布了一項新的經營策略,稱之為「新摩爾定律」。該公司強調「新摩爾定律」嚴格來講不能說是一種定律,而是一種概念,因為它沒有實際的數據軌跡。它揭橥了「從更快到更好」的發(fā)展義涵,訴求多元化與個人化的設計方向,以提供高質量的體驗,來取代過去只追求速度與性能的半導體產業(yè)方向。
同樣,在技術整合與創(chuàng)新方面,也看到各種平行化的解決方案,它讓舊有的技術觀念可以再整合創(chuàng)新,而不是一味地淘汰舊有的制程、技術與設備。例如工研院系統(tǒng)芯片中心發(fā)展的3D IC設計應用,用同樣的制程產能就能達到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案;另外SiP的硅晶堆棧封裝技術,也有更成熟巧妙的應用,其功能外表看起來就與一般單芯片系統(tǒng)無異。
最近MIT也發(fā)表一種混合材料的芯片技術,它能整合一般硅晶與氮化鎵(GaN)在同一晶圓上,使得射頻組件也可與其它系統(tǒng)組件整合同一芯片上,成為更名符其實的SoC架構。這些都代表著半導體工業(yè)將回歸更經濟有效且多元化的需求上來發(fā)展,業(yè)著所關注的價值取向,不再只是摩爾定律的發(fā)展或局限所在,在此無以名之,姑且就稱它為「后摩爾定律」的時代吧。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轉載,原文鏈接: 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Intel/%E6%91%A9%E5%B0%94%E5%AE%9A%E5%BE%8B/22-nm/%E8%8B%B1%E7%89%B9%E5%B0%94%E5%BC%80%E5%8F%91%E8%80%85%E8%AE%BA%E5%9D%9B/NXP/09092722361M.shtml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工作原理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