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電平逆變器SVPWM控制的一種新方法
摘要:針對多電平空間矢量脈寬調制(SVPWM)控制中矢量的選擇和作用時間的計算占用大量芯片資源的問題,此處以相鄰大矢量為基底,通過矩陣變換的方法合成參考電壓矢量,避免了復雜的三角函數運算。采用DSP與FPGA結合的方法搭建控制平臺,利用FPGA提高系統的實時性。實驗結果證明了該方法的可行性。
關鍵詞:逆變器;三電平;空間矢量脈寬調制;矩陣變換
1 引言
中點箝位(NPC)三電平逆變結構以其明顯優(yōu)勢在高壓大容量逆變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研究。與傳統正弦脈寬調制(SPWM)相比,SVP WM具有直流電壓利用率高、易于數字化實現、輸出波形諧波含量低等優(yōu)點。
三電平SVPWM控制可直接使用DSP芯片實現,通過對芯片內部硬件模塊編程,產生調制脈沖。但該方法耗費大量DSP資源,輸出脈沖時序不能嚴格同步且數量有限,芯片資源限制了逆變器電平數的拓展。文獻采用DSP與CPLD組合的實現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芯片資源短缺的問題,但控制算法需進行大量三角計算,影響了控制的實時性,限制了其向多電平拓展。
此處利用DSP的數據處理優(yōu)勢和FPGA并行處理的特點,采用16位數據總線與6位地址總線進行通信,實現了DSP統一尋址,并采用簡易算法以增強系統實時性。
2 三電平逆變器SVPWM原理
NPC三相三電平逆變器主電路中每相橋臂包含4只功率開關管Vx1~Vx4、反并聯在對應功率管上的續(xù)流二極管VDx1~VDx4及兩只箝位二極管VDx5~VDx6(其中x對應U,V,W三相)。輸出相電壓與開關管狀態(tài)間關系如表1所示(2,1,0為輸出電平標記)。每相可輸出3種電平,三相共有27種狀態(tài),對應α,β垂直坐標平面上的27個空間矢量,其中定義α軸與U相重合。
,Ed/3和0。
整個平面被大矢量分為A~F6個扇區(qū),各個扇區(qū)內部被小矢量與中矢量分成4個正三角形(例如圖1中A扇區(qū)內[100],[000],[010],[001]),共24個三角形,圖1示出A扇區(qū)矢量分布圖。參考電壓矢量Uref由所在三角形的頂點所對應的矢量合成,即最近三矢量法。單位采樣周期內任意最近三矢量U1’,U2’和U3’與各自作用時間t1’,t2’和t3’滿足下式:
式中:T為采樣周期。
逆變器相關文章:逆變器原理
逆變器相關文章:逆變器工作原理
脈寬調制相關文章:脈寬調制原理 矢量控制相關文章:矢量控制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