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在管理供應鏈風險中的應用
采取有效策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55656.htm考慮到所有這些有關的不同變量,管理一個產品組合的供應鏈風險是一項非常復雜的任務。然而,有一些基本的方法來管理這些平衡點,并減輕供應鏈風險。
提高可預見性。很多時候,企業(yè)都會發(fā)現(xiàn)當它們對問題有反應時,供應鏈的運作已經受到損害。一些成功企業(yè)通過提高自己的預見能力,看到了整個供應鏈的運行狀況。它們確定自己需要哪些信息來增加最具風險節(jié)點的透明度,并建立了一些關鍵運營指標定期衡量風險。
舉例來說,對供應鏈關鍵節(jié)點的庫存水平和收據(jù)進行分析,可以確定一個產品是否正在供應鏈中按計劃流動。條形碼、全球定位系統(tǒng)、射頻識別(RFID)標簽之類的技術有助于保證數(shù)據(jù)盡可能地接近實時。幾年前,總部位于英國的零售巨人特易購(Tesco)為了監(jiān)控剃須刀片和其他高價商品的失竊狀況,開始在單個產品上使用射頻識別標簽。今天,這家公司在包裝箱上使用這種標簽以跟蹤牛奶之類的易變質產品的運送。
不過,有時簡單的數(shù)據(jù)收集就已經足夠。例如,有一家業(yè)務量達到100億美元的特色產品零售商,發(fā)現(xiàn)它的貨物在多個美國港口遇到了運輸延誤的問題。公司開始追蹤這些延誤狀況,發(fā)現(xiàn)大部分發(fā)往洛杉磯地區(qū)長灘港的貨柜比通常要晚到。由于確信在即將到來的圣誕節(jié)旺季延誤狀況還會惡化,公司預先把重要貨物改運到了華盛頓州的塔科馬,一個遠沒有那么繁忙的港口。這一策略增加了些許成本。但是到貨時間的改善使得公司避免了在銷量上的損失,且贏得了顧客好感。
有選擇地縮短供應鏈。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實行就近采購,把關鍵產品或部件的生產從低成本國家轉移到距離主要市場較近的地方。這一做法算得上兩全其美。它改善了產品上市時間和配送彈性,同時又控制了勞工、原材料以及裝卸成本。制造商把離岸生產用于成本比較重要的產品,而當減少風險以及適應顧客需求變化占優(yōu)先地位時,就使用近岸生產。
有些公司在不同的產品周期時點有效地采取了不同的風險管理策略,并依據(jù)產品類型而制定。艾堡德(Joseph Abboud)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服裝公司,它的新裝交貨期較長,所以就把生產放在海外低成本國家。但是,由于這類服飾的生命周期較短,艾堡德也需要能夠在需求突然暴增時快速反應,所以它使用了一家美國制造商為這個重要市場補貨。
與這家公司形成對比的是國防與航空行業(yè)的一家制造商,它銷售高技術的長生命周期產品。對于這類產品,重要的是在開發(fā)的早期消除風險。這家公司把它的工程技術人員安排在生產場所附近,這樣團隊之間可以密切協(xié)作完成產品設計和投產。接下來,隨著產品市場的成長和需求的穩(wěn)定,這個企業(yè)就會把生產轉移到低成本國家,以削減成本提高利潤。
加強與供應商的關系。在風險管理上,延長的供應鏈和更廣闊的地理分布使得與供應商的關系變得比以往都更加重要。當今成功的公司都通過與關鍵供應商之間更密切的合作做到先行一步。這不僅意味著共享數(shù)據(jù),還要幫助供應商理解供應鏈面臨的特定風險因素,并且共同制定計劃應對這些因素。同時,幫助供應商改善它們自己的運營也很重要,因為哪怕一個小差錯也能影響整個供應鏈。
在食品行業(yè),質量問題日益頻發(fā),因為沙門氏菌爆發(fā)更加常見了。把食品從雜貨店撤架并不能解決問題。英國的食品零售商Sainsbury's已經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它不僅謹慎地選擇供應商,而且對供應商的工廠實施突擊檢查,以確保其產品持續(xù)符合質量和安全標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