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收購港灣的N種真相(2)
——
華為收購港灣或許并不是僅僅著眼于技術、物質、品牌、市場等方面的收獲,此次收購也許已經成為華為對企業(yè)內部和外部的強力威懾“秀”。
李一男1993年自華中科大碩士畢業(yè)加入華為后,兩年之后就升任華為最要害的部門—中央研究部的總裁,同時任華為副總裁。任正非對于李一男非常賞識,他是任正非最為得力的助手,也是當時呼聲最高的華為接班人。華為的員工甚至在背后叫李一男為“任正非的干兒子”。
2000年底,李一男帶著從華為拿到的價值1000萬元的設備北上京城,創(chuàng)立北京港灣網絡有限公司,以“內部創(chuàng)業(yè)”之名,以華為企業(yè)網產品高級分銷商的身份開始獨闖江湖。
在任正非近日公布的內部講話中提到:“你們開始創(chuàng)業(yè)時,只要不傷害華為,我們是支持和理解的。當然你們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所做的事對華為造成了傷害,我們只好作出反應,而且矛頭也不是對準你們的。2001年至2002年華為處在內外交困、瀕于崩潰的邊緣。你們走的時候,華為是十分虛弱的,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包括內部許多人,仿效你們推動公司的分裂,偷盜技術及商業(yè)秘密。當然真正始作俑者是西方的基金,這些基金在美國的IT泡沫破滅中慘敗后,轉向中國,以挖空華為,竊取華為積累的無形財富,來擺脫他們的困境。華為那時彌漫著一片歪風邪氣,都高喊‘資本的早期是骯臟的’的口號,成群結隊地在風險投機的推動下,合手偷走公司的技術機密與商業(yè)機密,像很光榮的一樣,真是風起云涌,使華為搖搖欲墜。競爭對手也利用你們來制約華為,我們面對了基金、競爭對手更大的壓力。頭兩年我們通過加強信息安全、交付件管理才逐步使研發(fā)穩(wěn)定下來;加強市場體系的干部教育與管理,使市場崩潰之風停住了。開了干部大會,穩(wěn)定了整個組織,調整了士氣,使公司從崩潰的邊緣,又活了回來。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并不是和你們競爭,主要面對的是基金和競爭對手,如果沒有基金強大的力量,你們很難招架得住我們的競爭壓力。我們敏感到基金的力量,與巨大的威脅,如果我們放棄競爭只有死路一條。如果基金這樣做在中國獲得全面勝利,那么對中國的高科技是一場災難,它波及的就不只有華為一家了。因此,放任,對我們這種管理不善的公司是一個悲劇,我們沒有退路,只有堅決和基金作斗爭。當然也要面對競爭對手的利用及擠壓。因此,較大地挫傷了你們……”
任正非的觀點相當清晰,話語中的“你們”,李一男就是其中的代表。而收購由李一男創(chuàng)立的港灣網絡,不啻為對企業(yè)內外發(fā)出的一個強烈信號:華為連港灣都可以收拾,其他的“跳梁”就收斂一點吧。
華為董事長孫亞芳在華為內部關于收購港灣的通氣會上也說:“繼續(xù)戰(zhàn)爭不應該成為我們此時的選擇。實現(xiàn)和平的合適方式,不能沒有代價,也不能代價太大。因為沒有代價、完全零付費無益于問題的解決、雙方達不成協(xié)議;付費過高,我們無法接受,因為我們要從華為未來幾十年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無論是高潮還是低潮)的歷史長鏡頭評判:這個項目這個案例這樣處理是否對華為長期發(fā)展有利,政策上有沒有原則和方向錯誤,絕不能再讓2002年前后的局面重演,這是我們這次處理這個項目和平解決的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和最基本的政策原則?!?
很顯然,華為收購港灣并不簡單是為了一時的市場爭雄,而是在考慮到華為未來幾十年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基礎上做出的決定。
原因D:港灣不能落到競爭對手手中
或許消滅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將永遠是收購的原因之一。但是在這場收購中,消滅競爭對手遠遠不是華為的目的。無論從市場表現(xiàn)、營業(yè)額、技術實力,港灣都還不足以威脅到華為。
不過如果港灣與西門子,甚至其他國際巨頭相結合,就足以威脅到華為在國內和國際的地位。港灣在過去幾年中得到資本方近億美元的資金支持,除此之外并未獲得額外的支持,僅此就讓任正非親自坐鎮(zhèn)“打港辦”,幾經辛苦方才遏制港灣。如果港灣與國際性大企業(yè)全方位地結合,必將迅速成為華為的心腹之患。因為港灣本身就是一個“小華為”,熟悉華為的風格,市場手法,技術實力。
因此,僅僅基于商業(yè)上的考慮,消滅一個競爭對手還在其次,關鍵是絕對不能讓華為的競爭對手得到港灣。由此來判定任正非施壓西門子“要打全球價格戰(zhàn)”,可信度似乎頗高。
原因E:國際收購戰(zhàn)的預演
2005年華為的合同銷售額已經達到82億美元,國際市場銷售首次超過國內達到58%,在2006年,國際市場依然是其重點所在。而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收購融合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聲音。全球電信業(yè)的多業(yè)務融合正在加速通信設備廠商的整合步伐。2006年初,美國電話公司收購南方貝爾。4月,阿爾卡特和朗訊科技相互并購。
有華為內部中層表示,華為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收購一些在某專一領域“聚焦”、具有技術“創(chuàng)新”性的中型或者小型公司,來壯大自己的技術研發(fā)內涵。那么我們或許可以把華為收購港灣理解為國際并購的一場國內預演。相比國際收購而言,此次收購“同文同種”,無語言文化的障礙,甚至很多港灣員工原本就是從華為離開的,可以說是占了天時、地利、人和。
任正非在收購中強調“融合”,并有“只要大家是真誠的,所有問題都可以解決”等話。如果此次收購能夠順利完成,至少表示華為擁有了上億美元企業(yè)收購并整合的經驗。這對于未來華為國際收購的益處是不言而喻的。
李一男與華為的十七個瞬間
1993年,李一男華中科大碩士畢業(yè)進入華為,僅兩天就獲提升為工程師。
1995年,李一男升任華為中央研究部的總裁、華為副總裁。
1998年,李一男任華為常務副總裁。
1999年,李一男任華為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2000年,李一男以內部創(chuàng)業(yè)之名,創(chuàng)辦北京港灣網絡。
2001年5月,美國華平投資公司和上海實業(yè)旗下的龍科創(chuàng)投,分別向港灣網絡注資1600萬美元和300萬美元。
2001年,港灣營收1.41億元人民幣。
2002年5月,美國華平投資公司和上海實業(yè)旗下的龍科創(chuàng)投再次分別向港灣網絡投資3700萬美元和500萬美元,并為其提供了3500萬美元的銀行貸款擔保。
華為成立“打港辦”,全力在市場上遏制港灣發(fā)展。
2002年,港灣營收4.1億元人民幣。
2003年,港灣營收10億元人民幣。
2004年3月2日,港灣又吸引到包括TVG投資、淡馬錫控股和原股東的3700萬美元注資。
2004年,港灣營收12億元人民幣。
2005年5月,在港灣醞釀上市前夕,李一男給任正非寫了一封信,意欲高掛免戰(zhàn)牌。
2005年9月2日,華為給港灣法務去函,要求港灣盡快解釋對華為多項知識產權的問題,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
2005年,港灣登陸NASDAQ觸礁。
2005年12月,華平為港灣尋找買主西門子,華為同樣以知識產權為由進行阻難,終致擱淺。
2006年6月6日,華為科技和港灣網絡聯(lián)合宣布,二者達成有關收購的意向性協(xié)定,并正式簽訂諒解備忘錄。李一男與港灣走上回歸華為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