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擬借綠混技術翻身 光伏擴產后遺癥發(fā)酵
讓自己生產的新能源汽車走出深圳,一直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王傳福的一個夢想。近日,在此方面,比亞迪邁出關鍵性幾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41564.htm本報記者獨家從相關渠道獲悉,為進軍天津公交市場,比亞迪牽手天津公交集團,合資組建天津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已快到了“瓜熟蒂落”階段。“目前公司相關章程已經簽了,現(xiàn)在處于公司工商登記注冊前的資料準備階段。”
通過“投資換市場”進軍湖北市場,比亞迪還計劃和東風揚子江汽車合作組建新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yè),并打造國內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fā)、生產基地。
雖然新能源汽車銷售額在比亞迪整體業(yè)務銷售額中占比不高,但在經歷了傳統(tǒng)汽車“渠道危機”以及E6“5·26交通事故”大危機之后,在公共交通領域,憑借擁有電池巨大產能和純電動汽車運營經驗的比亞迪擬復制推廣公交電動化的“深圳模式”,在深圳、西安、寶雞、韶關、荷蘭、新加坡、美國、丹麥、德國、英國倫敦等地實現(xiàn)電動車的規(guī)?;蜕虡I(yè)化;而在傳統(tǒng)汽車領域,擬通過“綠技術”等科技手段升級傳統(tǒng)汽車,以打一場“翻身仗”。
基于此,歷經三年“痛苦”調整期,王傳福將2013年定義為比亞迪“二次騰飛元年”。
擬借“綠”技術翻身
比亞迪近期在資本市場的表現(xiàn)讓人側目。
28日,比亞迪終結連續(xù)5天下跌勢頭,上漲2.58%,報收23.04元。剔除當日大盤2.41%漲幅的帶動效應,比亞迪近期在資本市場的表現(xiàn)讓人側目。
汽車業(yè)務在比亞迪業(yè)績中占據(jù)大頭。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比亞迪汽車全年總銷量超過45.6萬臺,同比增長不到3%。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去年12月,比亞迪以6萬多輛的銷量位居第五,自主品牌第一。
“和以往F0、F3等低端車型‘打天下’不同,去年L3、G3、G6、S6、速銳開始占據(jù)主流。單車價格提升對公司整體銷售業(yè)績起到極大的幫助。”在日前比亞迪的一個技術研發(fā)介紹會上,王傳福說,2013年,比亞迪汽車銷售目標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預計K9銷售3000輛,E6銷售6000輛。
王表示,在二次騰飛期,技術的進步和品質的提升比一味追求銷量更為重要。
2012年底,深圳再次投放500臺E6出租車,規(guī)模達到800臺,電動大巴也陸續(xù)投放600臺,現(xiàn)共有電動大巴800臺。雖然純電動汽車銷售難解“地方保護主義”以及“以投資換市場”瓶頸,但是在2013年,預計在公務系統(tǒng)用車訂單方面,比亞迪的純電動汽車還將獲取新的訂單。
日前,一則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座駕換為比亞迪E6電動車的事件曾引業(yè)界側目,而就在27日,深圳市長許勤表示,深圳將擴大新能源汽車在公務車領域的應用,目前政府機關的應用才剛剛開始。
王傳福此前曾向本報表示,垂直整合是最好的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而“集成創(chuàng)新”也正讓比亞迪逐步解決電動汽車充電難題。
據(jù)介紹,比亞迪憑借近年發(fā)展的儲能電站產業(yè),最終把電池與電網的連接技術運用到了汽車上。這項被比亞迪命名為雙向逆變式充放電技術,將促使電動汽車不再依賴于充電樁等設備,僅需通過一個市電轉接裝置便可實現(xiàn)充電,還可適應世界各地不同電壓等級。
“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比亞迪將發(fā)布全球首創(chuàng)的‘綠混’技術,它也是比亞迪垂直整合優(yōu)勢的集中體現(xiàn)。”比亞迪高級副總裁吳經勝向本報記者介紹,其核心是依托比亞迪成熟的鐵電池技術,改鉛酸蓄電池為鐵電池,從而實現(xiàn)整車的無鉛化;同時使得電池使用壽命達到10年;同時還實現(xiàn)電池智能化管理(當電量小于10%時,車輛可實現(xiàn)自動啟動發(fā)動機充電);另外還將實現(xiàn)剎車能量回收并轉化成電能儲存、全車燈LED化、采用變頻電機,從而提高整體效能比。
“我們將在今年上海車展推出第一個1.2T帶綠混的技術,車型也是速銳。其后將逐步推廣到比亞迪所有車型。”吳經勝表示。
“針對大眾關心的PM2.5問題,比亞迪亦將推出旨在改善車內空氣質量的‘綠凈’技術。當車外環(huán)境PM2.5大于150時,該技術通過三重凈化將車內環(huán)境PM2.5降低到12以下(可實現(xiàn)5-12),從而提升車內空氣質量。”吳經勝介紹,此技術將會在2013年底選擇兩款車型推出。
儲能電站尚未量產
導致投建成本高居不下。
雖然2012年年報尚未公布,但亦有分析師指出,比亞迪要順利“騰飛”,還需迫切解決兩大瓶頸:“盡快扔掉上一輪國內光伏大躍進過程中產生的光伏業(yè)務包袱;通過量產解決過高的電池成本難題。”
中國光伏產業(yè)哀鴻遍野,比亞迪這兩年也正在經受光伏躍進之苦。以目前光伏產業(yè)趨勢來看,比亞迪必須要盡快解決掉兩三年前光伏產能擴張與高價訂單的后遺癥。
本報了解到,比亞迪近期正迅速在海內外光伏市場搶灘布局。
近日,比亞迪與陜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簽訂了榆林市500MW光伏電站建設項目。據(jù)吳經勝介紹,項目建成后預計總裝機容量達到500MW,將直接并入當?shù)仉娋W,按照國家補助標準1元/度進行售電。屆時年發(fā)電總量將突破七億度。
在比亞迪榆林投建光伏電站項目之前,比亞迪在海內外已完成多處光伏布局。吳經勝介紹,比亞迪太陽能產品的海外銷售市場已布局到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國家。
而在國內,比亞迪此前參與了國家電網的河北省張北縣集風電、光伏發(fā)電、儲能、智能輸電于一體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為該工程提供了36MWh的儲能電池。
盡管比亞迪下半年來光伏訂單收獲了不少,但財務報表并不好看。比亞迪2012年三季報顯示,比亞迪太陽能電池業(yè)務經營業(yè)績較上年大幅下降。
“由于目前儲能電站還處于示范階段,未能量產這一因素導致投建成本高居不下。以在榆林投建的光伏電站一期為例,規(guī)模200MW,就預計投資18億元。如果不能如期完工發(fā)電并網,也會影響比亞迪的收益。”一位分析師表示,尚未大量生產的電動汽車電池業(yè)務也有類似困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