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同時壓寶In-cell和薄膜式技術
在iPhone 5導入In-cell觸控的壓力下,觸控功能輕薄化已是可攜性產品(手機、平板、NB)在設計上的基本要求,這也讓原來是主流的雙片玻璃式的方案受到極大市場挑戰(zhàn),單片薄膜式的觸控方案則成為大家追捧的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37910.htm根據(jù)TrendForce旗下WitsView資料顯示,雙片玻璃式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比重將從2012年的15.4%下滑到2013年的6.4%;在平板電腦市場的比重明年預估也會下滑三成,預計約有41%的產品采用。
包括Apple和微軟的新平板產品,即7.85寸mini iPad和10.6寸的Surface,預估都將采用單片薄膜式的架構。其中mini iPad將采用單片雙層薄膜式架構(GF2)取代雙片玻璃式架構;Surface則將采用單片單層薄膜式架構(G1F)。
采用薄膜感測器取代ITO玻璃的做法雖然會對產品的光學及靈敏度表現(xiàn)有一些影響,但卻能降低厚度及減輕重量。當然,Apple對產品使用性是否會輕易妥協(xié)的,為了提升薄膜式方案的觸控靈敏度,Apple導入日本寫真(Nissha Printing)的金屬導線感測器技術取代目前常用的印刷式薄膜感測器。
據(jù)報導指出,此技術是日本寫真公司的獨門技術,目前的良率仍然不夠高,使得成本上不如既有作法,但以Apple在In-cell上的量產魄力,可以預期在薄膜式上的量產困難終會克服。
在觸控技術的發(fā)展上,Apple無疑一直是市場上的領導性指標。如今可以看出,Apple同時壓寶In-cell和薄膜式技術,為的該是要滿足不同尺寸產品在觸控應用上的需求。臺灣觸控產業(yè)該怎么走,方向也很清楚了。
電機保護器相關文章:電機保護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