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國產手機集體回歸加劇混戰(zhàn)
國產手機正迎來重新崛起的春天。易觀國際近日發(fā)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終端市場季度監(jiān)測》顯示,三星、諾基亞、華為分列中國手機市場銷售量前三位,而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18.5%,市場份額被上升較快的幾大國產品牌分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34531.htm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已經有包括TCL、步步高、金立、OPPO等100多家傳統手機廠商啟動了多種形式的網上銷售,這意味沉寂了多年的傳統手機廠商開始高調復蘇,準備與小米、360、盛大等互聯網廠商展開博弈。
傳統國產手機集體回歸加劇混戰(zhàn)
自今年以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陸陸續(xù)續(xù)迎來了十年前的舊面孔,TCL、步步高、金立等傳統國產手機高調重現江湖,預示著國產手機在3G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集體回歸。在競爭態(tài)勢上,這些2G時代的手機人開始轉攻智能手機,加強與運營商之間的合作。隨著這些廠商的回歸,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高端有蘋果三星等國際巨頭,中檔有HTC以及“中華酷聯”等國產領頭羊,低端市場除了國產一線品牌,還有新入局的互聯網廠商,這些傳統國產手機廠商的回歸是福是禍猶未可知。
傳統手機廠商與互聯網廠商不同,其本身具備品質控制、售后服務和產品持續(xù)規(guī)劃的三大優(yōu)勢,而這恰恰是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三大硬傷。新一輪的智能手機普及風暴,將高高在上的千元時代打落至百元級別,國產手機市場格局正在發(fā)生急劇變化,從互聯網巨頭挑起的硬件軍備競賽已經上升到了傳統手機廠商最為強悍的價格戰(zhàn)階段。
不少業(yè)內人士表示,若傳統手機廠商集體回歸、發(fā)力線上市場,那么互聯網公司將陷入尷尬處境。傳統手機公司開設網上商城,增加網上銷售渠道是必經之路,集體奔向線上市場也只是個開始,“廠商派”與“互聯網派”究竟鹿死誰手?
份額迅速膨脹暗藏山寨化危機
歷史總會有驚人的相似,2003年前后,波導、夏新等十余家本土廠商一度拿下國內半壁江山,形勢一片大好。然而,隨著洋品牌對價格戰(zhàn)逐漸適應,國產手機自身質量問題無法改善,而更為致命的是,山寨機似乎一夜之間充斥了整個市場,不到兩年的時間,傳統國產手機幾乎全軍覆沒。今天,國內手機市場面臨著同樣的態(tài)勢,在智能手機市場,當年的山寨王聯發(fā)科近日攜低價雙核智能機平臺MT6577強勢回歸,受到諸多國產手機廠的追捧。這讓我們聯想到當年2G時代的聯發(fā)科的山寨機MTK解決方案,正是MTK成就了國產山寨機不可一世的輝煌。
聯發(fā)科從去年9月首次推出千元智能手機方案以來,目前正進入智能手機的第二波增長高潮,它的動力主要是來源于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多家小品牌的手機廠商出貨量迅速增加,功能機“山寨化”的歷史有在智能機時代重演的苗頭。近幾年,即使聯發(fā)科在3G時代已經日漸失去了往日的話語權和輝煌,但在聯發(fā)科的努力追趕中,至少一直還保留著復制山寨機時代成功模式的美好憧憬。
易觀國際認為,在手機市場風云變幻的大背景下,中國手機市場品牌結構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諸多國際品牌正在走下坡路,與之相對的,國產品牌手機份額集體提升迅速,銷量前十的品牌中僅有三席是國際品牌,較以往市場環(huán)境有了很大的改變。
但另一方面,國產手機同質化現象嚴重,山寨之風盛行,并且對運營商的依賴程度較高,即使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可品牌間市場份額較為均衡,一家獨大的局面短期內很難出現。如何避免重蹈當年山寨潮的覆轍成為所有國產手機廠商需要思考的問題。
避開價格戰(zhàn)泥潭需走差異化道路
目前看來,國產手機在操作系統、處理器、手機屏等核心部件上,大部分仍受制于國外供應商,在智能風暴中,被迫參與到“軍備競賽”中來。中國手機廠商要昂立潮頭,必須要改變過去的打法。而大家都盲目跟風千元智能機,產品配置差不多,外觀也大同小異,結果只剩價格比拼。這種模式最后走不通,甚至會回到21世紀初國產手機大衰敗的局面。當然,今天的局面比十年前好很多,廠商無論是在電子渠道的拓展還是應用開發(fā)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國產廠商已經開始意識到手機行業(yè)的競爭是“軟+硬”的競爭。
從市場上看來,有廠商計劃推出500元以下智能機,直接叫板品牌手機。3G時代,山寨手機的興起,也許是源于蘋果手機奇跡般成就的刺激,緊接著安卓系統的普及和成熟也為新山寨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電子業(yè)的日漸成熟和可靠的代工業(yè)也大大降低了門檻;目前,智能手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只要比大型品牌廠商更快地推出物美價廉的新款手機,就能在性價比上得到更多優(yōu)勢。
從競爭態(tài)勢上看,盡管目前傳統國產手機廠商重回市場,但微薄的市場利潤加上運營商市場的沖擊,國產智能機價格普遍降低,競爭日趨激烈,它們面臨著淪為炮灰的風險。
面對國產手機目前的尷尬處境,最重要的是走差異化競爭道路,增加用戶的黏性。國內手機企業(yè)應該把注重用戶體驗放在首位,通過高素質的綜合服務能力和龐大的用戶基礎,才能在競爭中真正取勝,從而改變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此外,還可以在開發(fā)過程中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新,加強與其他品牌和運營商之間的團結合作,通過差異化來提高手機廠商的利潤,贏得用戶的心,避免陷入價格戰(zhàn)的泥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