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用戶滲透率或破20% 專家稱2G轉3G進程加快
2011年是我國3G發(fā)展年,3G用戶約1.2億,滲透率突破12%。3G用戶的高速增長,離不開三大運營商不遺余力地市場普及策略和智能終端市場的拉動。目前,我國三大運營商的3G發(fā)展也都在穩(wěn)步發(fā)展,3G更成為我國運營市場重新洗牌的一次機會。2012年我國的3G發(fā)展將會呈現出哪些新的趨勢 與特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27766.htm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韓海潮表示,2012年運營商將全面發(fā)力3G市場,2G向3G用戶遷移的進程會加快,同時千元機仍然是市場的發(fā)力焦點。從3G 發(fā)展較快的廣東來看,預計廣東的三大運營商全面發(fā)力3G市場用戶凈增目標將同比增長1.5倍。
3G用戶滲透率或超20%
今年是我國的3G大發(fā)展年,早在年初專家就預測說我國3G用戶滲透率今年會突破10%,從年中的7%到年底的12%,3G發(fā)展在下半年明顯提 速。有專家預測,今年3G用戶數量仍然處于上升階段,預計2年后會進入2G用戶向3G用戶遷移的高峰期,預計幾年內將有超一半移動用戶成為3G用戶。
參照國外經驗以及目前3G用戶達12%滲透率的現狀,我國3G用戶在今年的滲透率會朝哪個數值發(fā)展?對此,韓海潮表示,預計經過2011年年底 沖刺后,我國3G普及率能達到約14%左右,2012年或能達到20%以上,進入3G快速增長期。據摩根斯坦利移動互聯網報告(2009),3G用戶滲透 率達15%是發(fā)展的拐點,從國外經驗看,拐點后一年的滲透率將達到19-31%。這樣推算下來,2012年用戶潛力市場完全能夠支撐各大運營商3G用戶目 標實現。
2G轉3G進程會加快
我國3G用戶已達1.18億,有媒體預測,2012年將達到2.3億用戶。運營商3G發(fā)展座次重排,成為運營商市場的一大變數。
韓海潮介紹,從目前運營商的策略部署看,除了中電信明確提出不玩2G玩3G之外,移動和聯通都是期望積極轉異網的2G用戶,對于自有的2G用戶 都持有保守轉的策略。中移動受限于網絡,不會加快2G用戶遷移3G,而中聯通一直期望2G和3G協(xié)同發(fā)展,3G規(guī)??缭降耐瑫r,盡量保持2G穩(wěn)定。
目前,從三大運營商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各家增長差距越拉越大。中國聯通3G從2011年6月份開始連續(xù)6個月新增3G用戶創(chuàng)新高,歲末三大運營商3G發(fā)展差距進一步拉大。
針對以上現象,韓海潮向記者介紹,目前發(fā)展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例如,3G用戶的認知度如果進一步提升,千元機的效應進一步加強,運營商目標的 沖刺等等,這些因素都會促使2G轉3G的進程有可能加快。我們判斷,未來的1-3年,2G用戶轉3G會呈現結構性轉換,非運營商所能左右。2012年2G 轉3G主要在一二城市加大,2013年會出現全面的2G轉3G現象。當一、二類城市的2G轉3G趨于高飽和后,2G向3G的結構性轉換將成為關鍵的增長動 力。三類城市明年2G轉3G力度不會加大,2G還有較大增長空間。
“3G與2G的拉力戰(zhàn)強度加大,三大運營商的3G發(fā)展也會出現側重點,電信、聯通利用終端、資費、渠道等優(yōu)勢搶奪2G用戶,中移動則會通過補貼方式有步驟推進2G用戶的資費調整遷移自身的中低端用戶,以延緩發(fā)展拐點到來。”韓海潮如此分析。
iPhone影響力存變數
據了解,今年三大運營商終端補貼近600億。2012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補貼總額還會提高,但幅度不會太大。無疑,終端尤其是智 能終端成為我國3G發(fā)展重點,國內智能機的未來銷售年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33%以上,預計2012年將超過1億部,目前各大運營商都加大提升中端智能機在 核心渠道的銷量,帶動3G用戶的快速增長。
明星終端是拓市利器,聯通能后來居上iPhone功不可沒,而且iPhone有效拉動戶均流量、ARPU值。在韓海潮看來,2012年 iPhone的影響有多大,目前還存在變數。依據2011年廣東聯通iPhone存量用戶結構來看,在只有聯通一家推iPhone背景下,2011年聯通 55萬iPhone用戶中約35萬來自移動,5萬來自電信,對拉動異網用戶轉網效果明顯,但明年有幾家運營商能出售iPhone還有待明確,因此對市場影 響力還有待觀察。如單聯通推的話,能拉動異網用戶350萬左右,如電信和聯通推的話,能拉動異網用戶機會是1000萬左右。
2012年,3G必將進入爆發(fā)式增長階段,運營商會從單純的圈地拉攏用戶,轉向開發(fā)新的增值業(yè)務和新增用戶方面。據韓海潮介紹,運營商會重點在融合發(fā)展、電子渠道方面尋找新的突破口,推出適合用戶需求的快銷品融合模式,并加大優(yōu)化電子渠道與實體渠道協(xié)同機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