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全球定位系統(tǒng)(A-GPS)革命及其消費市場
摘要:目前,7種關鍵技術使GPS進入世界各地的手機,本文詳述了這些技術的進入過程以及對未來10年有什么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12908.htm十年前的E911法案啟動了消費型GPS第一個成功的里程碑,自此以后,GPS接收器的靈敏度進步了幾乎千倍以上,超過九成(五億支) 以上的手機已搭配GPS 功能并以主機式GPS(Host-based GPS)為標準。聯(lián)邦傳播委員會(FCC)及美國國會在1999年通過了E911法案,此法案規(guī)定當手機使用者撥打911緊急電話時,手機可自動提供通話位置信息。原本,輔助定位系統(tǒng)(A-GPS)只用于移動電話網絡與GPS時間同步的時間校對,且主要是用在CDMA的電信網絡。而全球最大的電信網絡GSM和3G并不與GPS時間同步。所以在早期,一般認為非GPS技術(如現(xiàn)在已被淘汰的增強觀測時差E-OTD等技術)會在E911法案中勝出的。然而,正如我們現(xiàn)在所知道的,GPS和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GNSS)成了手機定位系統(tǒng)的大贏家。E911法案是GPS在美國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并且間接促進了全球GPS的發(fā)展。這要歸功于以下我所要談論的七項關鍵技術,它們使GPS技術在過去多年來逐漸成熟。
關鍵技術一:輔助定位系統(tǒng)(A-GPS)
關于A-GPS有三件值得記住的事:“更快、更長、更高”。透過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名言“更快、更強、更高”,你就可以記得住了。
A-GPS最顯著的特征,是它使用衛(wèi)星軌道資料傳送替代了原有基站傳送相同(或等量)的軌道數據,所以A-GPS接收速度更快。在過去,接收器必須在二維代碼/頻率空間中,搜索每一個GPS衛(wèi)星信號。而輔助數據縮減了搜索范圍,讓裝置可以用更長的時間來做信號整合,換句話說,就是敏感度更高了 (見圖1)。就是我們說的更長,更高。
現(xiàn)在,我們更進一步來看看代碼/頻率搜索,并介紹精確校時、粗略校時以及大規(guī)模平行關聯(lián)器等概念。任何輔助數據都可以減少頻率搜索次數,頻率搜索的概念就是如同你轉動車上的收音機旋鈕,尋找電臺位置。只不過由于衛(wèi)星移動,會產生不同的GPS頻率,也就是多普勒效應。如果你可以預先知道衛(wèi)星是如何設置的,就可以縮小頻率搜尋的范圍。
代碼延遲(code-delay)就更加敏銳了。C/A 代碼的重復周期是1ms,所以如果可以在獲得衛(wèi)星信號之前,就知道比1ms更精確的GPS時間,便可以縮小代碼延遲搜索區(qū)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精確校時”。
CDMA通信網絡是和GPS的時間同步,而最普遍的通信網絡(GSM及目前的3G)則不然。后者與GPS時間有±2秒的誤差,我們稱之為粗略校時。在最初,只有精確校時的網絡可以應用A-GPS,但后來局勢改觀是因為我們有了關鍵技術二、關鍵技術三,那就是大量平行關聯(lián)器和高靈敏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