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19日,戈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的創(chuàng)始人是戈頓·摩爾,大名鼎鼎的芯片制造廠商Intel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半導體制造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導致了“摩爾定律”的出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biyoush.com/article/100465.htm早在1959年,美國著名半導體廠商仙童公司首先推出了平面型晶體管,緊接著于1961年又推出了平面型集成電路。這種平面型制造工藝是在研磨得很平的硅片上,采用一種所謂"光刻"技術來形成半導體電路的元器件,如二極管、三極管、電阻和電容等。只要"光刻"的精度不斷提高,元器件的密度也會相應提高,從而具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摿ΑR虼似矫婀に嚤徽J為是"整個半導體工業(yè)鍵",也是摩爾定律問世的技術基礎。
1965年4月19日,時任仙童半導體公司研究開發(fā)實驗室主任的摩爾應邀為《電子學》雜志35周年專刊寫了一篇觀察評論報告,題目是:“讓集成電路填滿更多的元件”。摩爾應這家雜志的要求對未來十年間半導體元件工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作出預言。據他推算,到1975年,在面積僅為四分之一平方英寸的單塊硅芯片上,將有可能密集65000個元件。他是根據器件的復雜性(電路密度提高而價格降低)和時間之間的線性關系作出這一推斷的,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最低元件價格下的復雜性每年大約增加一倍??梢源_信,短期內這一增長率會繼續(xù)保持。即便不是有所加快的話。而在更長時期內的增長率應是略有波動,盡管役有充分的理由來證明,這一增長率至少在未來十年內幾乎維持為一個常數。"這就是后來被人稱為"摩爾定律"的最初原型。
手機電池相關文章:手機電池修復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工作原理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原理
評論